“九河下梢天津卫”,是历史的记忆;“最爱笑的城市”,是网友给出的昵称。在即将迎来上合组织天津峰会的初秋,天津,又是什么模样?
“看,这夜景,跟电影大片似的!”暮色四合,海河之上流光溢彩,“津眼秀”“津门秀”“津钟秀”轮番上演,色彩、亮度动态变化,冷暖光调精心调配,将建筑、桥梁、码头绘入城市夜景,城市地标、人文景观在光影中交相辉映。科技感与烟火气共生,现代都市的筋骨与气质,在每一帧流光里呼之欲出。
这是天津的夜色,也是“现代”二字的体现。正如一位网友评价,“这里的夜晚,让现代范儿具象化了。”形神兼备,方为大美。既有流光溢彩的眼前之“形”,更有意蕴悠长的内在之“神”,形与神相得益彰,年轻态与精气神内外兼修,这是人们期待的家园,也是现代化大都市应有的样子。上合组织天津峰会召开在即,站在世界聚光灯下,我们要回答的,是一道历史与现代交融共生的时代命题。
塑形,重在品质。随着建设工程有序推进,截至今年8月中旬,我市已有50座地铁车站展露新颜,车站周边道路恢复工程全面完成,道路通畅、绿意延伸,为市民出行带来便利。以天塔站为例,在站点毗邻天塔湖居住区及风景区一侧,配套设置休闲坐凳、花池等设施,而在连接商业区的另一侧,则采用大法桐搭配地被植物的组合,避免遮挡商业视野。焕新更新,赋景赋能,意味着对城市业态、功能、品质的锻造,带来的正是区域发展和美好生活的有机统一。
凝神,更需创新。一座城市的魅力,不止于“形”,更在于“神”。这份神韵,体现在历史底蕴的创新表达、人文素养的全面提升。漫步在五大道,这里小店林立,与历史街区融为一体,有的把天津人独有幽默融入店面招牌,让人会心一笑;有的将独特建筑、美食文化融入文创产品,令人爱不释手……城市的吸引力,往往在于它的“独一份”。善于把故事变场景,把流量变增量,把文化底蕴转化为文化产业,在岁月中积淀的个性化气质不仅能够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也能塑造怡人的城市氛围。
从韵味出发,把需求落地,创新场景与模式,把城市的这份“特”展现出来,正在赋予城市更鲜活的生命力、更独特的感染力。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