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支部队,全部由来自同一个县的青壮年组成,他们就是赫赫有名的“平山团”。1937年,在短短33天内,河北平山县迅速集结了1700多名农家子弟,毅然奔赴抗日战场,成为一支令日军闻风丧胆的英雄团。
八十多年前,平山县的一座座农家院里涌现“父母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的感人场面。“父子兵”“兄弟连”“亲戚排”比比皆是,全县八年抗战期间共有12000多人参军。在华北前线,平均每20名八路军战士中就有一名平山兵。
他们与日军拼刺刀、炸坦克,屡打硬仗,凭借英勇与灵活战术赢得一场又一场胜利。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称赞平山团是“太行山上铁的子弟兵”。
今天,我们走进平山团的出发地,追寻历史的足迹,讲述这支英雄队伍背后的感人故事。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