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立千仞,凌江夹峙,重庆奉节县坐落于三峡入口,县城下游不远处便是夔门。
“历史上,我们奉节是军事咽喉,现在,我们是生态门户,正在努力当好绿色三峡‘守门员’,不让垃圾进入三峡。”8月13日,奉节县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所所长吴福春对记者介绍。
坐拥43.8公里长江主干道及朱衣河等四条支流,奉节库岸线总长达359公里,每逢汛期,垃圾汇聚,单月漂浮物高达2万吨,影响江水生态和航道通行安全,而传统清漂模式力不从心。
图为清漂船正在作业。刘新吾摄
如何“守门”?
奉节向科技借力,建设“江清岸洁”智管应用平台,统筹岸边与船舶摄像头、巡航无人机和卫星遥感,形成“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实现对重点水域漂浮物动态的分钟级预警,推动清漂作业从“人海战术”向“智慧协同作战”转型。
“一旦发现垃圾,指挥中心立即调度清漂船,根据热力图规划最优打捞路径,精准高效拦截打捞。”吴福春说,奉节已经建立“预警-拦截-清理-处置”四重闭环防控机制,较传统模式效率提升40%。
图为“江清岸洁”智管应用平台。刘新吾摄
守护一江碧水,奉节不仅是清漂。
污染溯源,通过AI识别垃圾成分,锁定上游污染源,2024年协助查处水域污染案件12起;
回收垃圾,将清漂回收的垃圾加工为燃料,或拉到当地垃圾发电厂进行发电,既解决传统垃圾填埋的难题,也产生效益,每年减少60万元支出;
治理危岩,在长江两岸危岩块打入锚索,将其牢牢锁定在山体上,并实时精准监测。
图为施工人员正在治理危岩。刘新吾摄
夕阳西下,江水奔涌,金光粼粼,无人机掠江巡航,清漂船驰骋江面,正在牢牢守护绿色三峡“防线”,努力做到“垃圾不出夔门、污染不进长江”。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