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暑期,“文博游”持续升温,全国各地的博物馆成为众多游客和市民的热门打卡点,许多博物馆甚至一票难求。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备案博物馆达7046家,较上年增加213家。在数量持续攀升的同时,参观人次也快速增长,2024年,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超14亿人次,同比增加1亿余人次。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付一夫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暑期“文博游”热度攀升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当前优秀传统文化备受热捧,博物馆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自然成为热门选择,加之暑期亲子家庭出行增多,博物馆成为寓教于乐的理想场所;二是受社交媒体传播的影响,越来越多的游客乐于在短视频等平台分享“文博游”经历,推动博物馆文化触达更广泛人群,激发大众对“文博游”的热情和向往;三是各地博物馆积极创新,一方面大力推出特色专题展及情景剧等,增强趣味性与互动性,另一方面利用VR、AR等技术打造沉浸式游览体验,进一步吸引游客前来观光。
“文博游”的升温不仅提升了博物馆门票收入,还催生了诸多新的消费热点和增长点,撬动了文旅消费新增量。
“首先,文创产品成为一大亮点,包括印有文物图案的文具、服饰、工艺品等,满足了游客的收藏和分享需求,推动周边衍生品市场快速扩张;其次,博物馆周边的主题餐厅、咖啡馆和酒店不断涌现,结合文化元素的消费体验吸引更多流量,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再次,数字文博服务和在线展览衍生出付费虚拟体验和会员订阅模式,成为博物馆收入新来源;最后,交通和导览服务消费显著增长,形成了以博物馆为核心的消费产业链,如专属文博巴士、专业讲解App等。”商务部研究院副研究员洪勇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这些消费热点不仅丰富了旅游产业链,还为相关产业注入活力,带动文旅消费整体增长。
这个暑期,已有多地博物馆积极通过推出新展、延长开放时间等措施,最大限度满足公众参观需求,迎接暑期热度。
谈及未来如何实现持久“保温”,付一夫表示,一方面,博物馆应紧扣时代与观众需求,挖掘新主题,定期更新展品,同时丰富活动形式,如开展文化讲座、学术研讨、文物修复展示等,保持内容新鲜感以吸引不同观众;另一方面,博物馆需要优化服务细节,如规划合理参观路线、增设休息区、完善预约购票系统、提供多语种讲解等,提升游客满意度,保障文博游热度持续,让“文博游”真正实现持久“保温”。
洪勇认为,长远来看,培养文化消费习惯和提升服务质量是关键,相关企业和机构可加大政策支持,如补贴文创开发、基础设施升级、优化票务系统等,确保“文博游”可持续发展。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