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好评中国 | 海河映“和合”,文旅“共生”促发展

2025-08-12 12:18:13  来源:

河海交汇处,津韵正悠扬。近日,“何以中国·和合共生”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天津启动。一场盛会,就是一次邀约。天津正以“河海津韵”的独特魅力“扮靓”自己,吸引各地游客前来“打卡”,让他们在河的温婉与海的壮阔交融间、千年文脉与新潮活力碰撞间、市井烟火与诗意风景交织间,读懂“和合共生”的津味答案。

高层建筑披上绚丽的灯光“外衣”,海河两畔流光溢彩,不少网友发出“真漂亮,晚上出去玩”的感慨,人、水、城共生的和谐画卷徐徐铺展;古文化街的相声馆里,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亲身感受着中国的幽默语言艺术;位于花园路5号的吉鸿昌旧居经修缮后再现光彩,推出沉浸式展演,成为人们近距离感悟革命精神的红色教育阵地……细看天津文旅的“风生水起”,能窥见“和合共生”的中国智慧——自然与人文相依,经典与潮流共舞,本土与世界相拥,每一处文旅场景都藏着城市包容生长的生命力。

一直以来,文旅融合该怎么“融”,始终是各个城市必须作答的“发展试卷”,天津正以“和合共生”之力绘就文旅融合之景。比如,2024年天津的文旅市场热度持续攀升,接待游客2.6亿人次,成为了假期全国热门旅游目的地。又如,天津政府工作报告就指出,2025年,天津将加强历史文化街区、历史风貌建筑和工业遗存保护活化利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提质焕新,推进长城、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于是我们看到,梁启超纪念馆举办别开生面的沉浸式灯光音乐分享会,赋予了百年饮冰室新的时代内涵;泥人张彩塑在年轻游客群体中不断“圈粉”,他们很多是专程来体验老手艺带来的“情绪价值”……真正的融合不是简单地把文化场所变成旅游景点,而是让文化成为旅游的灵魂,让旅游成为文化的载体。

“和合共生”带来的文旅融合“引力”,不仅助力天津吸引八方游客,也促进全国文旅深度融合焕发新活力。在甘肃敦煌,数字技术让古老石窟“芳华永驻”,是文明与科技之“融”;在江西婺源,篁岭晒秋民俗吸引八方游客前来参与农事体验,是人与自然之“融”;在福建泉州动车站,非遗传承人面对面向旅客展示高甲戏、木偶戏等国家级代表性非遗项目,是传统与现代之“融”……从“资源依赖”到“价值创造”,从“打破壁垒”到“拥抱大众”,这种“和合共生”的张力,恰是中国文旅高质量发展的鲜活注脚,让文化之美在交融中浸润人心,让旅游之乐在共生中传递温度。

海河映“和合”,文旅“共生”促发展。“河海津韵,从这铺展延绵;多元文化,在此交融碰撞,这里是天津!”的推介词,足以勾起我们对这座城市的奔赴念想。文旅深度融合的一个很重要的意义,是让散落在典籍中的智慧、沉淀在古迹里的精神、流淌在民俗中的情感,都成为滋养现代人心的源头活水,“和合共生”这四个字里有莫大的启示。

从天津到各地,从传统到现代,在此次网络主题宣传活动中,我们看见了以“和合共生”理念推动文旅产业发展的生动实践,也期待这一理念,持续为推动区域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注入重要力量。


编辑:孙建胜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