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创新驱动,雄安新区拔节生长

2025-08-02 19:02:56  来源:河北新闻网

疏解落地提速 要素集聚成链 场景创新领跑

创新驱动,雄安新区拔节生长

头版1.jpg

夏日的雄安新区启动区工地上一派繁忙,一个个重点项目加快建设,一座高水平现代化城市的轮廓愈发清晰。 河北日报记者 李东宇摄

创新,是雄安新区城市基因中奔腾的血液,更是驱动未来之城阔步向前的引擎。

2023年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雄安新区考察时强调,要全面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各领域改革开放前沿政策措施和具有前瞻性的创新试点示范项目在雄安落地,努力建设新功能、形成新形象、发展新产业、聚集新人才、构建新机制,使雄安新区成为新时代的创新高地和创业热土。

唯有勠力奋进,方能不负嘱托。省委、省政府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历史使命感,认真履行主体责任,举全省之力高质量高标准推动雄安新区规划建设。

如今,拔节生长的楼宇、加速集聚的创新要素、不断“上新”的场景供给,勾勒出雄安新区日新月异的现代化新城轮廓。这座承载千年大计的新城,正以创新为引擎,汇聚起澎湃的发展动能,在燕赵沃土上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

疏解提速,央企扎根筑牢发展根基

塔吊林立、机器轰鸣,推土机、运输车等往来穿梭……7月4日,雄安新区启动区金融岛核心区域,金融岛站周边一体化开发项目(以下简称“金融岛项目”)建设现场呈现一派火热的施工景象。2000余名工作人员、36台(套)机械在现场有序施工,项目进度压茬推进。

立足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金融岛项目将打造国际金融创新集聚区和雄安开放创新活力区。

“金融岛项目总建筑面积超78万平方米,涵盖办公、公寓、商业、交通等功能,将吸引国际知名金融机构入驻。”雄安集团雄商金融岛公司项目经理张加健介绍,施工进度最快的一工区B地块已冲出正负零。

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当前雄安新区已进入大规模建设与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并重的阶段。

2024年10月,中国星网在雄安新区启动区雁翎大街办公楼正式办公,创下疏解央企多项第一:第一个开工建设,第一个竣工交付,第一个进驻办公。这家注册于2021年4月的央企,成为雄安新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里程碑。

“新区的公共服务和配套设施非常好,我们已经适应这里的工作和生活了。”中国星网员工在雄安新区启动区管委会疏解服务活动现场多次点赞。

疏解一家央企,形成一套服务范本。雄安新区启动区管委会疏解服务专员团队编写了涵盖180个方面的疏解项目服务手册,被工作人员称为工程建设管理的“明白纸”。有了它,项目竣工后,验收周期缩短一半,央企落户效率大幅提升。

今年以来,央企疏解呈现加速态势——

中国中化、中国华能总部加快开展内部精装修,中矿总部、首批4所高校和北大人民医院加快建设,第二批疏解项目基本选址落位,中国电信智慧城市产业园建成投用。据统计,央企目前在雄安设立各类分支机构300多家,形成承接疏解压茬推进的良好局面。

要素集聚,创新生态激发创新活力

今年1月,刚刚落户雄安新区的蓝箭鸿擎(雄安)空间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鸿擎科技”),推出核心单机产品——公司自主研发的“金乌系列”霍尔电推进产品。该产品实现了国内首次氪气工质霍尔电推进在轨点火,创下国内商业航天霍尔电推进爬轨最长纪录。

“鸿擎科技是国内唯一全产业链星箭协同卫星组网解决方案商。选择落户雄安,是因为雄安大力发展空天信息产业,在空天信息、卫星互联网、网络通信等方面能够发挥带动作用和统筹供应链的优势。”鸿擎科技总经理史耀中说。

如今,以中国星网等央企为龙头,雄安新区成立运行中国空天信息和卫星互联网创新联盟,供应链体系、产业链体系、大规模应用体系、标准制定和配套服务体系逐步建立。目前,60余家空天信息企业汇成雄安第一个创新主链条,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发力点。

雄安高新区近日迎来高光时刻——高新区新质生产力创新中心、高新区留学人员创业园、未来科创城轨道智慧交通联合实验室等七大平台正式揭牌;8家创新孵化企业、中交集团产业集群项目入驻,未来科创城13号地块商业配套项目正式开街,形成“科技+产业+服务”的全链条布局。

截至目前,雄安高校协同创新联盟、百家科研院所创新发展联盟成立运行;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雄安中心挂牌运营;雄安综保区顺利获批并封关运作;科创中心中试基地、中关村科技园等高质量运营发展;31栋主题楼宇签约企业665家,努力打造产业发展“门对门”、科研创新“上下楼”的产业生态,雄安空气中创新的味道愈加浓厚。

场景创新,雄安实践引领新城建设

6月,第二届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11项大赛决赛相继启幕,这场持续21天的科技盛宴,集结全国乃至国际前沿科技成果,点燃了未来之城的创新引擎。

大赛虽已落幕,但进入7月,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科创园二楼的体验周展厅热度依旧不减。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者络绎不绝——或寻求技术解决方案,或带着产业升级需求精准对接,供需碰撞的火花在这里催生着崭新机遇。

截至目前,第二届场景汇11项大赛共评选出656家企业团队的736项获奖作品(含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其中不少项目已在雄安乃至全省落地生根。

当未来场景照进现实,一座新城的雄安实践不断提速、提质。

7月,京雄保车路云试点线路和场景发布,标志着京津冀智慧交通协同取得重大突破。该试点聚焦三大场景:货运干线物流场景,打通京雄保三地关键物流通道;大兴机场接驳场景,构建机场与京津冀腹地智慧接驳网;京冀工作通勤场景,探索跨省通勤走廊的车路云协同应用。

“此次试点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在智慧交通领域的重大突破。”雄安新区工信科技数据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三地基础设施互联、数据互通与平台互认,车路云实现深度融合,将为全国车路云一体化发展探索可复制方案。

智慧,是雄安新区场景创新的一个关键词。新城建设之初,这里就构建了全国领先的“全域感知、全域IPv6、全域鸿蒙”数字底座,部署智能终端60余万个,接入视频8万余路。依托这一基础设施,新区开放智慧交通、数字政务等20余个应用场景,让创新技术有了试验田和展示窗。

如今,雄安新区构建起基于BIM、CIM平台的智慧城市标准体系,搭建全国首个边云超协同的自主创新城市计算体系,实现IPv6、鸿蒙生态、感知系统全域覆盖。以容东片区为试点,完善标识导向系统、结构安全等设计方案,打造有功能、有文化、有情怀的“风雨无阻地下空间”。完善“雄安标准”体系,构建全要素通用标准、项目标准、专用技术标准3个层级的工程建设标准框架,累计发布雄安地方标准123项,44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或填补行业空白。

“新”潮澎湃,未来已来。从疏解承接的加力提速,到创新要素的不断集聚,再到场景创新的雄安实践,这座未来之城正以拔节之姿,标注着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新高度。(河北日报记者 曹 铮 见习记者 康晓博)


编辑:吴明富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