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天津6月24日电 (记者 王君妍 周亚强)“必须试着通过中国的眼睛看中国,而不是只用西方的方式去解读中国。”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全球变革研究所执行主席托尼·布莱尔(Tony Blair)24日在天津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25年新领军者年会(第十六届夏季达沃斯论坛)的对话会时表示,理解中国不能仅停留在西方视角,更需要加深人文交流与现实接触。
6月24日,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全球变革研究所执行主席托尼·布莱尔(Tony Blair)在天津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25年新领军者年会(第十六届夏季达沃斯论坛)的一场对话会。 中新社记者 佟郁 摄
布莱尔回忆,1988年首次访华时,街头随处可见骑自行车的市民;如今在中国,有很多人回归骑行,但“出于完全不同的原因”。“这种表面相似背后的转变,恰恰展现了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
布莱尔指出,国际社会对中国态度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不希望中国变得强大,另一类接受中国的崛起,他们在意的是中国将如何运用这份力量。他强调,自己坚决反对第一种观点,“中国有充分的理由成为一个世界强国,这源于其文明历史、人口规模、经济体量和技术能力”。
“中国目前是多数国家除自己邻国外最大的贸易伙伴。我们在非洲、中亚和拉美等地区开展工作时发现,多数国家不愿在大国之间‘选边站队’。”布莱尔说,“他们希望与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保持良好关系,也同样希望与中国保持良好关系。我认为,那些不希望中国强大的人只是极少数。”
6月24日,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全球变革研究所执行主席托尼·布莱尔(Tony Blair)(左)在天津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25年新领军者年会(第十六届夏季达沃斯论坛)的一场对话会。 中新社记者 佟郁 摄
布莱尔呼吁更多人文层面的交流,而非仅限于政府对政府、企业对企业的往来,“必须试着通过中国的眼睛看中国,而不是只用西方的方式去解读中国。”
在谈及新技术革命时,布莱尔表示,人工智能、机器人、大数据等将引发一场“堪比19世纪工业革命”的彻底变革。他指出,技术的双重属性意味着既有巨大生产力,也带来治理挑战,“这将决定哪些国家和企业能赢得未来”。
布莱尔说,政治领导人必须正视这一趋势,并具备推动结构性改革的勇气。“这场技术革命将改变一切,也是21世纪治理的最大课题。”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