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全国人大代表答巴西学者问:如何借鉴中国乡村振兴经验?|问答中国·两会

2025-03-06 19:44:40  来源:中国新闻网

image.png

  中新网北京3月6日电 (甘甜)近年来,中国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提前完成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人们的钱袋子也越来越鼓。
  中国乡村振兴和农业绿色发展成果,受到国际关注。2025年全国两会拉开帷幕之际,巴西学者石昊在中新网《问答中国》栏目中,就如何更好地借鉴中国乡村振兴的经验,发出提问。
  石昊认为,巴中两国互为重要战略伙伴,也都是世界农业大国,他相信,中国的发展经验,将为巴西提供重要借鉴。
  围绕相关问题,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白驿镇岫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君进行了深入回答,并分享了岫云村从贫困村发展为幸福村的故事。
  2008年,看到汶川地震后的家乡亟待恢复,20岁出头的李君放弃了在成都的稳定工作,回到了岫云村。
  “最初回去时,岫云村的条件非常差。”李君回忆说,“当时老百姓也能生产生态农产品,但是,这些农产品怎样才能卖出好价钱,从而帮助老百姓实现增收,是我们当时考虑的一个主要问题。”
  面对难题,李君积极探索。他创新应用“互联网+小农户”模式,开展“远山结亲·以购代捐”活动,在成都开设扶贫体验餐厅,把越来越多的优质农产品送往城市家庭,解决就业和销售问题“双管齐下”,打通了产业扶贫“最后一公里”。
  “好的农产品一定要卖出好价格。这样,我们的老百姓有了稳定收入后,才有持续生产优质农产品、绿色生态农产品的动力。”李君表示。
  在李君和村民们的共同努力下,岫云村从秦巴山区深处的一个贫困小山村,最终变成了让很多人都羡慕的幸福村。
文案:甘甜 制图:李永丽 创意:孟湘君 谷丽萍
  2018年,岫云村实现整村脱贫,建起了农业生态园区,办起了岫云工程材料厂,还打造了“时光鸡”“岁月鸭”等生态品牌。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五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接下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岫云村又将如何发力?
  李君表示,“我们不能在提高了老百姓的经济物质收益的同时,却忽略他们的精神文明建设,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他介绍说,在岫云村,每个月1日都要开展公益劳动,扫马路、掏水沟、做清洁卫生,“四年下来,我们看到一个很大的变化就是,老百姓有了集体荣誉感,他们知道乡村振兴,是每个人都要参与的事情。”
  “另外,我们也注重绿色发展、优质优价。村里有搞养殖的、种水果的村民,我们一直告诉他们,好产品卖出好价格,首先要做到好品质,只有这样才可以可持续发展,绿水青山才会变成金山银山。”李君指出。(完)


编辑:吴明富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