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大棚绿意浓“蔬”写乡村好“丰”景
记者 袁洪丽
日前,记者走进青县航天未来小镇现代农业园区。虽然外面气温仍在零摄氏度以下,可在小镇一座座温室育苗大棚内,却是绿意盎然、暖意融融,几十万株瓜苗正茁壮成长。农户们在苗床间熟练地掐芽、整苗,一派繁忙景象。
“这几天是接苗、育苗的高峰期,我们得抢抓时机加紧育苗作业,为增产增收打好基础。”种植大户李超告诉记者。李超的温室大棚里,栽种了金冠、博洋系列、羊角脆等十多个甜瓜品种,接穗秧苗达到70多万株。
“通过精心培育,秧苗长势不错。现在1号棚的南瓜秧苗长势良好,3号棚的甜瓜秧苗也到了接穗、接苗阶段,再管理几天就可以出苗了。”李超介绍说,这些秧苗主要销往周边县(市),每年销量能达到200万株,销售额达200多万元。
乡村要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近年来,航天未来小镇创新农业发展模式,以农业园区为依托,以青县振西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为核心,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在“大棚经济”上做文章,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增添了新活力。
“我们的秧苗不仅在沧州销量可观,也吸引了众多外地客户慕名前来。”青县航天未来农业园区负责人张树森介绍,优质的品种,加上精心的培育呵护,让青县航天未来小镇的好秧苗美名远扬。每年10月份是秧苗的订单高峰期,不到一个星期,各个大棚的秧苗就会被订购一空。
“去年,合作社一共育苗1000多万株,总销售额达1000多万元,带动农民就业50余人。”张树森说,今年,他们将全面提升设施农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青县秧苗知名度,让育苗产业成为带动集体增收的“金钥匙”,为农民带来更多好“丰”景。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