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亚冬会|从亚冬会看中国冰雪浪漫

2025-02-09 17:15:13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哈尔滨2月9日电(记者侯鸣)环绕主火炬塔底部燃烧一周后,亚冬会圣火向上燃至塔顶,酷似丁香花的主火炬台瞬间吐出了火红炽热的“花蕊”。这一刻,绚烂的烟花逐次划破天际,与地面冰雪大世界的流光溢彩交相辉映,上演一场属于“尔滨”的冰雪浪漫。

7日晚,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在哈尔滨盛大开幕,这是继1996年哈尔滨亚冬会和2007年长春亚冬会后,我国第三次举办这一赛事,哈尔滨也成为“双亚冬之城”。

  2月7日,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主火炬在开幕式上被点燃。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

如今在“尔滨”,随处可见亚冬元素,亚冬会吉祥物“滨滨”“妮妮”以冰雕、雪雕、花灯等各种形式出现在街头,憨态可掬地向来自世界各地的客人热情招手。

本届亚冬会的举办,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事,更是一次展现中国冰雪浪漫的文化盛宴,向世界展示了一个以冰雪为载体的浪漫、诗意中国。

开幕式举行当日,哈尔滨天降瑞雪,为整座城市披上一层浪漫的“纱衣”,又仿佛在为亚冬会的举办献上一份贺礼。雪,在中国人的想象中总是浪漫且富有感情的,这份冰雪浪漫从古延续至今。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在数不尽的诗词佳作中我们看到,冰雪既可展现自然之美,也承载着人们复杂的情感与哲思,展现了中国人“含蓄”的浪漫情怀。

  2月8日,游客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游玩,远处是亚冬会主火炬。新华社记者 胡星宇 摄

哈尔滨的冰雪文化源远流长,而亚冬会的举办,为其注入了新的活力。早在20世纪初,哈尔滨就以其独特的冰雪景观吸引了世界的目光,近年来更是成为冬季冰雪旅游的热门目的地,形成一股“尔滨热”,吸引大量海内外游客前来赏冰乐雪。

一束束黄玫瑰“冰封”在砌成弧线的冰墙中,以独特的姿态在冬日绽放,清冷而娇艳。冰墙前由大片红黄玫瑰组成的玫瑰“瀑布”成为哈尔滨冬日街头的一抹靓丽风景,引得市民游客纷纷前来“打卡”拍照,享受“尔滨”带来的“限定版”冬日浪漫。

或是典雅的钢琴曲,或是充满异域风情的手风琴曲,或是喜气洋洋的新年音乐……中央大街两旁的建筑在白雪的映衬下,更显古朴与典雅。冰天雪地里,音乐声与路旁商贩的叫卖声浑然一体,让游人感受音乐氛围的同时,又不失鲜活的“烟火气”,这何尝不是一种“尔滨”的独特浪漫?

  1月30日,游客在哈尔滨中央大街上弹奏冰钢琴。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

“哈尔滨是个美丽的城市,这里的街道、建筑很美,夜晚的冰雪大世界美到超出我们想象,虽然俄罗斯也有冰雪,但来到这里让我们感受到了冰雪别样的美丽与浪漫。”来自俄罗斯的游客亚历山大·阿德列夫说。

透过本届亚冬会的领奖服、会徽的设计,也能看出中国人极致的冰雪浪漫。

中国体育代表团领奖服装设计以“冰雪浪漫”为主题,将红色雪花图案印制在领奖服色块之上,传达出本届亚冬会中国健儿凌霜傲雪的风采;会徽“超越”图案融合了运动员奋力冲刺的姿态、哈尔滨市花丁香花,以及亚奥理事会太阳图标等元素,颜色仿如阳光照射在冰面后折射的斑斓光影,将冰雪浪漫与冰雪运动巧妙融合。

  2月7日,中国体育代表团在开幕式上入场。新华社记者 江汉 摄

从哈尔滨五彩斑斓的冰雪大世界,到新疆雄浑壮美的阿尔泰山,从吉林如梦似幻的雾凇景观,到内蒙古冬季苍茫辽阔的草原……以亚冬会为契机,中国的冰雪之美、冰雪之浪漫正在被世界看见。


编辑:吴明富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