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文化中国行|方寸之间刻绘锦绣天地

2025-01-19 10:48:19  来源:

徽州竹雕是安徽皖南山区的传统雕刻艺术之一,与徽州砖雕、木雕、石雕并称“徽雕四绝”。徽州竹雕以徽州地区盛产的毛竹为原料,以刀代笔,因材施艺,在一方毛竹上刻绘出历史典故、山水风光等图案。2014年,竹刻(徽州竹雕)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黄山市徽州区手艺人洪建华是徽州竹雕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从事徽州竹木雕刻创作已有30余年。初中毕业后,洪建华怀揣着对雕刻艺术的热爱,从一名普通的木匠做起,学习一些基础的雕刻技艺。他将文物鉴赏大家王世襄编写的《竹刻》一书视为珍宝,时刻捧读、钻研、实践,逐渐掌握了竹雕的浮雕、圆雕、线刻等几十种雕刻技法。2006年,洪建华的竹雕笔筒作品《竹林七贤》被故宫博物院收藏。

近年来,洪建华愈发注重徽州竹雕的传承和保护。他主动开发竹雕文创产品、接纳研学游客,让竹雕产品走进寻常百姓家。同时,他建立起徽州雕刻博物馆和传习基地,吸收年轻人学习竹雕,洪建华希望能有更多人将徽州竹雕发扬光大。

1月7日,在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的徽州雕刻博物馆,洪建华展示自己创作的竹雕作品。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1月7日,在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的徽州雕刻博物馆,洪建华在进行竹雕创作。新华社记者 黄博涵 摄

1月7日,在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的徽州雕刻博物馆,洪建华在进行竹雕创作。新华社记者 黄博涵 摄

1月7日,在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的徽州雕刻博物馆,洪建华的徒弟在进行竹雕创作。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1月7日,在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的徽州雕刻博物馆,洪建华(右)和妻子张红云在进行竹雕创作。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1月7日,在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的徽州雕刻博物馆,洪建华展示竹雕创作使用的部分工具。新华社记者 黄博涵 摄

1月7日,在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的徽州雕刻博物馆,洪建华介绍自己设计的文创产品。新华社记者 黄博涵 摄

1月7日,在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的徽州雕刻博物馆,洪建华在翻阅竹雕相关书籍。新华社记者 鲁鹏 摄

1月7日,在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的徽州雕刻博物馆,洪建华(右二)指导工匠进行竹雕创作。新华社记者 鲁鹏 摄

1月7日,在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的徽州雕刻博物馆,洪建华(前)和妻子张红云在进行竹雕创作。画面右方为洪建华创作的作品。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这是1月7日在徽州雕刻博物馆拍摄的洪建华创作的竹雕作品(拼版照片)。新华社记者 鲁鹏 摄

1月7日,在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的徽州雕刻博物馆,洪建华在展示竹雕创作所需的原料。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1月7日,在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的徽州雕刻博物馆,洪建华展示自己创作的竹雕作品。新华社记者 鲁鹏 摄

1月7日,在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的徽州雕刻博物馆,洪建华(右)和妻子张红云在进行竹雕创作。新华社记者 鲁鹏 摄

1月7日,在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的徽州雕刻博物馆,洪建华在进行竹雕创作。新华社记者 鲁鹏 摄


编辑:孙建胜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