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晶采观察丨DNA动了!文化热潮背后的精神需求

2025-01-18 18:09:43  来源:央广网

image.png

春节申遗成功,博物馆文创美出圈,《黑神话:悟空》掀起“西游热”……这一年,我们共同经历这些文化热潮,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段?

就在1月16日,我在北京参加了这样一场视听盛宴一一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网主办的中华经典诵读大会(第二季)圆满落幕,一群热爱中华经典诵读的当代人,在读诗解诗、感受感动中,传颂何以中国。其实不光我自己,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对“国学”“国风”“国潮”产生浓厚兴趣。从“只有红楼梦”到《简牍探中华》,从《中国诗词大会》到《中华经典诵读大会》,种种“破圈”的文化现象一再提醒我们,在忙碌而平凡的日常中追求超越、体验诗意,就是流淌在我们民族血液里文化基因。

回到现实生活中,当下有越来越多的新老面孔,将中华传统情感体验和价值追求烙印在心底。

比如“种完麦子,就往南走”的麦子奶奶,“诗意生活”的李子柒,我注意到,在两季《中华经典诵读大会》舞台上,也不乏传统文化的传播者、追随者,他们当中有“工地诗人”、快递小哥,有94岁的志愿军老战士壮心未已朗诵《读中国》,在回味经典文本之时,与生命阅历共鸣。也有刚满3岁的小朋友稚气吟诵“春来发几枝”,在懵懂咿呀间完成了声律启蒙。

更令人欣喜的是,朗诵者中有许多是热情洋溢的青年学子。他们对中华经典有着浓厚的兴趣,对作品内涵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对诵读效果的追求精益求精。这折射出年轻一代坚定的文化自信和深沉的文化追求。采菊南山、目送归鸿,长风破浪、天涯比邻,黄沙百战、铁马冰河……诗词文赋背后蕴含的人生美学、诗意智慧、家国情怀,更是今天继续推动中华文化创新发展的源头活水。

期待更多类似“中华经典诵读大会”的文化项目为大众提供更多感受经典、分享经典、传颂经典的机会,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编辑:吴明富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