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年味日渐浓 节前消费旺

2025-01-12 19:01:56  来源:新华社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025年“大力提振消费”,“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2025年春节是春节申遗成功后首个春节。进入腊月以来,全国各地通过多样的文旅活动、消费季、年货节等形式,带动节前消费兴旺。

【新春文旅活动上新 年味渐浓】

文化和旅游部于1月7日至3月1日统筹开展“欢欢喜喜过大年”2025年春节主题文化和旅游活动,推出七大板块27项主体活动,丰富优质文化和旅游产品供给,切实增强百姓获得感幸福感。

京津冀三地将以“瓣瓣同心京津冀,欢欢喜喜过大年”为主题,共同举办2025年京津冀迎新春系列文旅活动。京津冀乐享冰雪系列活动精选三地优质冰雪运动资源,推出4大冰雪旅游场景和8大冰雪旅游精品线路。

image.png

作为中华文明重要发源地之一,山西省举办各类活动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还推出民俗社火、冰雪度假、古建研学、温泉康养、冬景摄影等5个主题260余项冬季旅游活动及优惠措施,为游客提供多样旅游产品。

  2024年12月31日,游客和市民在山西省大同市观看灯展(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赵文贵 摄)

近日,在“中国春节文化之乡”四川阆中,以“寻春节之源,到阆中过年”为主题的2025阆中古城过大年春节文化系列活动启动。

image.png

“提前进入‘春节模式’,对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假日消费市场发展、平衡供求关系,有着多重益处。”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周清杰说。

【消费季年货节带动市场热情】

吃过腊八饭,就把年来办。各地紧抓消费黄金期,落实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大力提振消费”部署,促消费“火力全开”。

11日,湖南省娄底市举办优质农产品展示展销年货节。琳琅满目的特色农产品,吸引了众多游客、市民前来选购。

image.png

10日,宁夏石嘴山市惠农区“一站式”年货节在惠农区火热开幕。年货节将惠民、利民的各类商品进行整合,集中展销,为老百姓打造实惠、便捷的年货购物平台。

  10日,宁夏石嘴山市惠农区“一站式”年货节开幕,市民在年货节上游览、购物。

9日上午,2025浙江新春消费季启动仪式在杭州武林广场举行。十一个地市分会场活动,上百个重点商圈、步行街联动举办特色年货节,合力营造年味浓、活力强、人气旺的消费氛围,激发岁末年初消费潜能。

  2025浙江新春消费季主场活动于1月4日至9日在武林广场开展。

此外,商务部会同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邮政局和中国消费者协会,于1月7日(腊月初八)至2月5日(正月初八),共同指导举办“2025全国网上年货节”。这是商务部2025年首场线上重点活动,也是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场全国性网络促消费活动。

【冰雪阳光两重热 出游玩法花样多】

距离蛇年春节已不足20天,新春旅游市场明显升温。航旅纵横大数据显示,截至1月9日,春节假期(1月28日至2月4日)国内航线机票预订量超502万张;出入境航线机票预订量超145万张,较去年春节同期增长约28%。

去冰雪世界转一转、出境体验不同文化、打卡小众景点……国内游、出入境游全面开花。

自2024年12月21日开园以来,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截至2025年1月9日22时,开园20天园区累计接待游客103万人次。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夜景。(殷忠伟 摄)

从1月6日开始,阿勒泰地区正式推出乘坐直升机去滑雪场的服务。在当天首发启航仪式现场,直升飞机从将军山国际滑雪度假区腾空而起,把游客送到心仪的滑雪目的地。阿勒泰地区还将结合游客对直升机的需求,研究制订雪场的低空游览、雪场间的摆渡飞行以及旅游包机产品。

image.png

中国民航局运输司司长徐青日前表示,从订票数据看,北方哈尔滨、长春、乌鲁木齐等“冰雪游”目的地和南方海口、三亚等“避寒游”目的地旅客量都将有较大幅度增长。

作为全国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每年冬春是海南旅游的黄金旺季。在元旦春节期间,海南各地将举办超过300场各类旅文体活动,以满足不同游客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

  工作人员为游客戴上椰壳项链。新华社记者 郭程 摄  消费者在海口国际免税城购物。新华社记者 郭程 摄

携程近日发布的《2025春节旅游市场预测报告》显示,国内游客大交通出行距离同比去年春节增长43%。

便捷的交通和更宽松的签证政策下,不少人选择“反向”出国过节,也有许多外国人希望来华体验中国年。携程数据显示,春节期间入境游订单同比增长203%。


编辑:吴明富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