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乌什县亚曼苏柯尔克孜族乡别迭里山口牧业点,肉孜·萨迪克在查看小羊生长情况。
1月7日,乌什县亚曼苏柯尔克孜族乡别迭里山口牧业点,肉孜·萨迪克准备外出。
1月7日,肉孜·萨迪克骑着摩托车在乌什县亚曼苏柯尔克孜族乡别迭里山谷巡逻。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蔡增乐摄影报道
“我出生在边境牧区,我热爱这里,放牧守边有30多年了。”1月7日,护边员肉孜·萨迪克说。
今年57岁的肉孜是乌什县亚曼苏柯尔克孜族乡阿依丁村村民,爷爷和父亲都是护边员,受他们的影响,肉孜逐渐明白了守边护边的意义。耳濡目染中,他立下了一辈子守边护边的誓言。1988年开始,肉孜就跟着父母在别迭里山口放牧护边,2007年正式成为一名护边员。“没有祖国边境的安宁,就没有祖国的稳定,就没有人民幸福的生活,我一定护好边。”肉孜说。
别迭里山口位于天山南麓,这里曾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通道,与吉尔吉斯斯坦接壤。“新中国成立后,爷爷因熟悉当地情况,经常配合边防战士巡边护边,战士们经常在他的毡房里歇脚。”肉孜说。
每天早上天不亮,肉孜就把羊群赶到草场上,之后骑着摩托车、带着干粮在周围20公里的山谷巡逻,仔细观察一草一木、一沟一壑,默默地守护着这片土地。“只要能走动,我会一直守护在这里。”肉孜说。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