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铁水”无缝衔接打造“前港后园”模式
——走进黄骅港综合物流园区铁路专用线项目建设现场
通讯员 赵晨静 张诗启 记者 尹君伊
前天上午,走进黄骅港综合物流园区铁路专用线渤海新区站改造项目施工现场,机器轰鸣,施工人员分布在各个作业区域,紧密配合,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渤海新区站改造于12月12日正式开工,是黄骅港综合物流园区铁路专用线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条铁路专用线项目由河北渤海投资集团建设,总投资6.1亿元,全长6.32公里,主要建设综合物流园区站、区间铁路以及对原有渤海新区站改造。项目通过配套建设物流园区打造“前港后园”模式,新建铁路路段由黄骅港综合港区后方综合物流园区出发,与原有邯黄铁路接轨,实现“公铁水”无缝衔接,是河北省铁路综合货运枢纽发展规划组成部分。
项目目前进入正线铺轨和车站改造建设阶段,当前已完成总工程量的70%,预计2025年竣工。项目建成投运后,可具备煤炭、矿石、集装箱、粮食等多种货物品种运输能力,煤炭周转量可达1000万吨,矿石周转量可达800万吨。
据河北渤海投资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新的铁路专用线和物流园区货场可有效降低货物运输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港区集散能力,间接为相关企业节约成本、增强竞争力。另一方面,物流周转环节的降本增效,将吸引更多的货物资源,促进腹地贸易互动联通,带动相关产业协同发展,对优化区域产业布局、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去年以来,黄骅港围绕打造多功能、综合性、现代化大港目标,推动港口运输功能向海陆双向辐射、多式联运集成、区域协同发展枢纽港转变,河北渤海投资集团实施了通用泊位、商贸物流园、铁路专用线、皮带机管廊、油品输送管线、国家原油商储库、国家粮食物流枢纽、骨干冷链物流基地、跨境电商贸易平台等全链条建设,进一步推动港口基础性、枢纽性支撑作用的显现和发挥,促进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融通,推动沧州沿海经济繁荣发展。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