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以数观势丨从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看中国经济新变化

2024-12-28 15:33:08  来源:新华社

 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26日正式对外公布。这是我国新时代新征程上一次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旨在全面调查我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情况、掌握国民经济行业间的经济联系,以及推进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取得的新进展。

image.png

 普查全面摸清了我国经济家底,客观反映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的进展,获取了经济总量、结构、效益等关键指标信息。

  普查结果显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单位数量大幅增加,吸纳更多从业人员;企业资产规模不断壮大,营业收入较快增长,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劳动生产效率有所提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数字经济发展壮大,区域发展协调性、平衡性不断增强,五年来我国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image.png

“五经普的数据充分展示了我国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的沉甸甸的成绩。这些成绩既是我们过去五年上下共同努力,砥砺奋进的结果,也是未来我们继续稳步前行,行稳致远的底气。”国务院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在12月26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

  2023年GDP数据总量有所增加

image.png

 按照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和国际通行做法,国家统计局利用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和有关部门资料,并同步实施城镇居民自有住房服务核算方法改革,对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GDP)进行了修订。

  普查修订后,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已经接近130万亿元,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五年来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平均在30%左右,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最大增长源。

  数字经济蓬勃发展

image.png

 数据显示,2023年末,全国共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法人单位291.6万个,实现营业收入48.4万亿元,占全部第二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营业收入的比重为10.9%。

  2023年全国共有数字产品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26.2万个,占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总量的9%,营业收入20.5万亿元,占比是42.3%。数字技术应用业企业法人单位143万个,占比49%,营业收入14万亿元,占比29%。

  创新型国家建设收获新成果

  普查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专利申请量156.6万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61.4万件,分别比2018年增长63.6%和65.1%。

  2023年末,高技术制造业企业法人数量占规模以上制造业的比重比2018年末提高2个百分点;高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数量占规模以上服务业比重超过四分之一;全国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活动的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5.8万个,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和服务业的比重超过五分之一。

  工人在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的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风电设备装配车间加工风电轮毂(4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 谢剑飞 摄

  11月10日,在池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安徽安芯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在芯片AI检测车间工作。该公司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从事半导体芯片领域的研发生产。新华社记者 刘勇贞 摄

  我国协调发展呈现出新格局

  普查数据显示,2023年末,我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企业法人营业收入占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的19.1%,比2018年提高2.4个百分点;京津冀区域、长江经济带区域、长江三角洲区域、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拥有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数均比2018年末大幅增长。

  中西部地区经济占比也在提高,区域协调发展实现新提升。2023年末,中部、西部地区拥有第二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占全国的比重分别比2018年末提高了1.4个、0.6个百分点。

  全面绿色转型展现新气象

  根据普查结果,五年间,我国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扎实推进,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快形成。得益于超大的市场规模、完整的产业体系、丰富的人力资源和充分的市场竞争,我国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产品性能和质量不断提升,逐步形成我国新的优势产业。

  保障和改善民生取得新进展

  普查数据显示,2023年末,全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数量比2018年末明显增长。还有一些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如居民服务、文体娱乐等行业也在快速发展,更好满足了居民的生活需要,也改善了居民的生活质量。2023年末,全国共有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87.6万个,比2018年末增长82.9%;共有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法人单位81.7万个,增长了44.1%。



编辑:吴明富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