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12月23日电(记者 潘一侨) 在古老的丝绸之路另一端,一位来自意大利的年轻人,怀揣着对中国文化的憧憬,踏上了中国的土地。他有两个中文名字,一个是中国老师送给他的名字“李俊生”;另一个是他的留学生同学送给他的名字“马里奥”。
马里奥在意大利主修哲学,大学期间他开始对中国文化产生浓厚兴趣,于是决定先去首都师范大学合作共建的威尼斯大学孔子学院学习中文,今年刚刚来到中国开始他的东方之旅。马里奥对自己这样的决定非常满意,他在采访中多次表示非常喜欢中国,发现了一个与西方媒体描述完全不同的中国,也希望自己的朋友可以亲身来中国学习、生活,感受中国人民的热情与友好。
虽然马里奥学习中文仅仅一年的时间,但写作天赋突出,他的作文多次受到中方老师的表扬,如改编 了《后裔射日》,创作了《虚拟世界的我与现实世界的我》,他对中文表达的掌握让读者连连称赞。
与此同时,马里奥也在用自己的脚步丈量着中国这片热土,他去过中国很多城市旅游,发现原来中国不仅有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大都市,每个省份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他在采访中提到非常喜欢沈阳,虽然不是一个享誉国外的中国城市,但是沈阳的历史厚重感和当地的风土人情给他留下了难忘的回忆。在中国的生活丰富多彩,马里奥甚至决定延期一年,继续他的中国之旅。
在中意交往史上,马可·波罗是个绕不开的名字。他的游记,在西方掀起了第一次“中国热”。马里奥认为,两国的友好往来,延续着千年的友谊,也书写着新时代的篇章。
中意拥有悠久的历史,今年意大利总统塞尔焦•马塔雷拉和总理梅洛尼先后访华,彰显了中意之间的友好情谊。马里奥希望未来自己也能够成为中意文化交流的桥梁,让更多人了解真正的中国,学习中国成功的国家治理体系,期望中意两国能够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马里奥认为世界就像一把小提琴,每个国家都是一根琴弦,只有大家团结在一起,才能演奏出华美的乐章。马里奥发现,在中国可以遇到各个国家的朋友,中国安全、包容、开放的城市氛围,让他看到有很多的机会,也让他相信,世界各国的好朋友可以在中国一起奏出华美的乐章。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