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为世界树立榜样——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遗政府间委员会主席奥韦拉尔

2024-12-07 12:49:14  来源:

  新华社巴拉圭亚松森12月6日电(记者朱雨博 周永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主席南希·奥韦拉尔日前在巴拉圭首都亚松森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在保护文化遗产方面付出大量努力,为其他国家树立了榜样。

  在亚松森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上,由中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中国共有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总数居世界第一。

  “中国文化悠久灿烂,春节申遗成功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在此祝贺中国人民。”奥韦拉尔对记者说,“中国为保护文化遗产付出了大量努力,值得许多国家借鉴。”

  12月4日,在巴拉圭亚松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评审现场,大屏幕播放春节宣传视频。新华社记者朱雨博摄

  本届常会另一大亮点是“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羌年”“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3个中国遗产项目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转入代表作名录。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名录机制框架下首次正式实施转名录程序,意味着中国对非遗的系统性保护成效显著,获得认可。

  奥韦拉尔表示,中国非遗保护政策措施值得肯定。“中国积极参与各种文化公约和文化活动,并在其中有突出表现,我们赞赏中国的行动。”

  在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新生广场,羌族学生跳沙朗舞欢庆羌历新年(2020年11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江宏景摄

  她告诉记者,2003年通过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为非遗保护提供了许多重要工具,各国都在为有效落实公约而努力。不过,这项事业仍面临多重挑战,其中较为突出的是气候变化与代际传承的中断。

  “由于气候变化,部分社区已无法获得制造传统工艺品或开展传统习俗所需的原材料,这督促我们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加强公约实施,这需要各国的共同努力与承诺。”她说。

  奥韦拉尔还认为,需要加深年青一代对民族文化遗产的认知。

  奥韦拉尔表示,非遗保护是各民族为强化身份认同、追求传统文化代际传承而作出的共同努力。本届常会是一场多元文化的盛会,有助于增进各民族间团结与互相了解。

  “差异是我们成为人类的根本,也是我们的优势,人类正是在这种多样性中蓬勃发展。我们是如此不同,但共同之处在于,我们都拥有灿烂的文化。”她说。

编辑:孙建胜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