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2月4日晚,我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我省文成县的刘氏家族“太公祭春祭”和浦江县的板凳龙,分别以宗族祭礼活动代表性社区之一和新年庙会、社火、灯会代表之一被列入其中。今天的《文化中国行》,一起走进文成和浦江。
文成县刘氏家族“太公祭春祭”每年大年二十九至正月初一举行,至今已延续五百余年,以刘氏先祖刘伯温为祭祀对象。春祭中,入庙、巡城、花灯等内容依次上演,在民俗表演中传承崇文、重礼、尚智的家风。据了解,太公祭已于2011年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名录,成为中国活态存续的家祭样本。
文成县文广旅体局非遗中心主任 郑文清:保留祖辈这种比较好的记忆,以激励我们当代人家族和睦、团结、上进。我们首先确保太公祭项目的传承,做好保护工作,继续以太公祭为核心,扩大刘伯温文化的影响力。
作为浦江传统过年民俗,板凳龙每年都会在檀溪镇潘周家村、黄宅镇下店村等地亮相。板凳龙由成百上千节板凳串联而成,集书法、剪纸等艺术和扎制编糊工艺为一体,融入杂技、舞蹈等,保留了我国浙中和江南沿海一带的传统民间文化,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其历史可追溯至唐朝。2006年,浦江板凳龙入选首批国家级非遗。
终审:孙 宇
责编:徐雯婷
编辑:余淑敏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