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智绘中国丨开放的中国欢迎你

2024-12-04 15:52:35  来源:新华社

  古有“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今有“China Travel”(中国游)热度不减

  入境游既是

  展现中国经济社会日新月异变迁的窗口

  也是各国民众互联互通的桥梁

  更是文明互鉴交融的平台

  向世界不断展示

  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2024年7月12日,在重庆鹅岭公园的瞰江楼,来自俄罗斯的伊利亚(右)和来自巴基斯坦的明月在录制关于重庆景色的视频。他们是西南大学的留学生,来到中国重庆已经一年多时间。在忙完学业的闲暇时间里,通过Citywalk的方式探索重庆,同时拍摄视频并发布在海外社交平台个人账号上是他们最大的兴趣爱好。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2024年6月27日,在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镇黄洛瑶寨,外国游客与村民演员在红瑶民俗文化表演中互动。新华社记者 杨植森 摄

  2024年9月17日,一群外国游客在七宝古镇内游览合影。当日是传统中秋佳节,位于上海闵行区的七宝古镇人流如织,众多中外游客来到古镇品美食赏美景,欢度中秋。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2023年10月24日,外国游客在北京市密云区古北口长城蟠龙山段游览。新华社记者 陈钟昊 摄

  2024年2月21日,一名外国游客在景山公园和故宫留影。新华社记者 陈朔 摄

  2024年11月7日,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芙蓉镇景区,外国游客在打卡拍照。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 摄

  2024年9月3日,在湖南省常德市河街,外国游客体验非遗麻质画制作,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新华社记者 赵众志 摄

  2024年4月24日,外国游客在浙江省杭州市塘栖镇泰山村共富工坊的樱桃园里采摘樱桃。 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2024年1月18日,重庆市永川区举办“书香永川·墨香万家”为主题的新春送万福进万家活动,几名外国游客在活动现场展示书写的春联和福字。新华社记者 黄伟 摄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

  民相亲在于心相通

  入境游与中国发展同频共进

  中国实施一系列外籍人员来华便利化举措

  不仅是文化和旅游业发展的政策利好

  更是中国坚定不移推进

  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生动写照

  2024年4月6日,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举办舞龙舞狮欢迎仪式。当日,来自德国、奥地利、瑞士等国的2500余名入境游客乘“迈希夫五号”邮轮抵达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开启为期2天的上海之旅。新华社记者 陈爱平 摄

  2024年7月9日,四名来自瑞士的游客在北京天坛公园祈年殿前合影。2024年上半年,北京口岸共办理免签入境外国旅客30.7万人次,为3.37万人次符合条件的入境外籍旅客签发144小时过境免签,同比分别增长10.12倍、7.24倍。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2024年7月10日,北京首都机场边防检查站的民警协助一名美国游客填写入境登记卡。在“72/144小时过境免签”等系列便利外籍人士来华的政策推动下,外籍人士中国行持续升温。新华社记者 李欣 摄

  2024年5月27日,韩国游客在张家界荷花国际机场办理入境手续。今年前往湖南省张家界市旅游的韩国游客数量大幅增长。张家界广泛开展旅游推介,优化入境通关措施,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助推入境旅游持续发展。新华社记者 陈振海 摄

  2024年8月28日,一名外国旅客在沈阳桃仙国际机场入境大厅办理入境手续时采集指纹生物信息。随着我国入境旅游持续升温,为妥善应对外国旅客入境高峰,沈阳边检站通过提前了解航班旅客信息、部署外语特长骨干民警全程引导、在入境执勤现场投放入境登记卡自助填报终端等方式,保障旅客高效通关。新华社记者 龙雷 摄

  新时代的入境游将凝聚更多全球共识

  促进世界各国共同开创

  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新局面

  让世界文明百花园

  姹紫嫣红、生机盎然

  2024年3月30日,一名外国游客在山东省青岛市举办的赏花季活动上拍照打卡。新华社发(王海滨摄)

  2024年7月9日,来自意大利的游客在北京天坛公园体验太极拳后合影留念。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编辑:赵广忠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