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算好生态账 建设“零碳岛”(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

2024-12-01 09:44:4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黄渤海交汇处,山东烟台长岛孙家村渔港。

  马达声起,一辆运输船载满人工藻礁缓缓驶向大海。孙家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孙成伟摊开手中的“海洋牧场布局图”:“趁风浪小,往海底投藻礁,给鱼儿‘盖房子’。”

  布设人工鱼礁、移植藻类海草,这是近年来长岛推行的“固藻集鱼”养殖新模式,降耗减排、更低碳更绿色。

  长岛曾是山东唯一的海岛县,长期靠海吃海,走过弯路——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长岛近岸渔业养殖迅速扩张。孙家村发展海参育保苗产业,一座座大棚沿着海岸线“疯长”。腰包鼓了,可代价沉重。“育苗场的煤炭锅炉,一到冬天要‘吃’1万多吨煤,黑烟呛鼻;养殖废水排进大海,海水变得五颜六色……”孙成伟回忆。

  变化始于2018年。这一年,山东省政府正式批复设立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长岛转身向“绿”——

  离岸1公里范围内,围网养殖、筏式养殖全面腾退。孙成伟带领村民主动转身,2020年孙家村拆除最后一座苗场。短短几年间,长岛腾退近海养殖1.8万亩,拆除岸线育保苗场86万平方米,修复岸线89公里,自然岸线和旅游岸线占比由38%提升至87.7%。

  传统产业做“减法”,环境修复做“加法”。2018年以来,长岛栽下苗木80多万株,推进裸露山体修复,全岛植被覆盖率超过60%。生态向好、风景变美,游客纷至沓来,海岛游成为岛上新的富民产业。

  绿色低碳发展,长岛目标长远。禁止新上工业项目、城区集中供暖电代煤改造、淘汰燃油公交车……一项项硬举措,都对标2035年实现长岛全域温室气体净零排放、打造“国际零碳岛”的目标。

  再奋进,依然靠改革——

  两年前,一笔“海草床、海藻场碳汇贷”成功落地孙家村。“这是真金白银、点绿成金!”孙成伟说,海草床、海藻场每年固碳量产生的远期收益权可以作质押贷款,“今年计划投放藻礁1000个,可以为村民创造更多碳汇价值”。

  岛上的传统渔业,向绿也向新。长岛南隍城岛海域,8座智能化养殖网箱矗立,单体网箱年产渔获可达1000吨。从近海到深远海,从“传统”到“绿色”,从人工到智能,一座座“蓝色粮仓”崛起。

  长岛“国际零碳岛”建设不断迎来新突破:2022年,长岛所辖的大黑山岛成为全国首个负碳超过2000吨二氧化碳当量的“负碳海岛”;大叶藻、海萝等藻类重现,白江豚、鲸鱼频频现身……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我们更有信心加快改革步伐,坚定不移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设。”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专职副主任李明涛表示。



编辑:雷伟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