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滋……”
短短15秒钟,用激光诱导石墨烯印刷方式打印出的6个传感器电极就做好了。0.1克的“小个头”,方寸之间藏着大学问。给农作物“穿戴”上这些便携式的传感器,就可以通过收集植物的“汗水”,快速出具一份“体检报告”。
“就像我们人体会出汗一样,植物其实也会‘出汗’,我们利用这个原理,给植物穿戴上便携式传感器,连接到便携式电化学工作站和智能手机,就可以通过实时采集植物吐出液来进行检测。”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装备研究所博士研究生褚光雷给记者打了个比方。
说话间,手机屏幕上出现一道曲线,植物“汗水”中的农药、重金属浓度等被一一记录,借此可以判断植物的健康情况。未来,更加轻量化的传感器可以穿戴在动物身上,应用空间广泛。
这里是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装备研究所,越来越多的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让农业装备变得更加智能。
眼前这台水果采摘机器手长眼睛、会思考,通过自主研发的视觉感知算法和柔性仿生手,采摘猕猴桃易如反掌。
“我们选择了一种柔性的传感器,能保证不会在采摘的时候对水果的表皮产生任何伤害。”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装备研究所硕士研究生王智勤一边演示一边说道。
另一头,纯电智能无人驾驶拖拉机“小托”接单了。
“你好‘小拖’,启动!”
随着一声令下,“小拖”根据语音指示开始展现“才艺”。这款针对南方丘陵山区的中小马力拖拉机,身型小巧,可搭载多种农具,开展耕种、施肥等作业不在话下。
“我们研发了多款智能农机装备并形成一套体系,可以从软硬件的角度有效支撑智慧农业发展,助力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装备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李明向记者表示。
一路采访,有颜值、会绝活儿的农机装备早已成了各家企业的当红明星。
瞧!中联重工的小型挖掘机跳起了华尔兹,刚柔并济。富佳沃工的履带拖拉机,充满未来感,原地漂移毫不含糊。
这几场PK下来,简直是农机界的“舞”林大会啊!
“突突突……”农机手启动了棉田自走式多功能管理机,开始作业。远处的墙上,是袁隆平的画像。阳光下,行进喷洒的农机,在田间划出一道彩虹。
放眼广袤的田野,智能自序抛秧机、收获打捆一体机等一大批智能农机投入应用,给农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科技赋能,智慧农业点亮丰收希望。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