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眼下,秋粮收购正在进行。各地供销合作社聚焦服务于粮食收储、进仓、加工的“最后一公里”,推进产后节粮减损。
水稻、玉米、小麦收购进仓后,坐电梯上楼“居住”储存。在广东省供销社牵头建设的粤港澳绿色农产品保供基地这个“粮油小区”里,二十多层楼高、60多米的立筒仓装得满满当当。但储存保鲜的精度,却严苛到厘米甚至是毫米级。
节粮减损、粮食烘干细致到每一粒粮食的干湿水分上。江苏苏州张家港、山东青岛等地的供销、粮食、电力和能源等多部门携手合作,在田间地头建起了粮食产地智能化绿色化烘干中心。在苏州张家港市常阴沙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稻谷启动“速干”模式,进入烘干塔水分值低于14.5%后,机器会自动停止运行烘干完成。
2024年,国家陆续在黑龙江、江苏等地启动了最低收购价政策。中国供销粮油公司配合中储粮开展粮食托市收购、调节储备等政策性任务。当前,在我国黑龙江、吉林、河南、河北、湖北、江苏等粮食主产区设立收储库点100多家,仓容规模1300万吨。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