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1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公布《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行动方案》,进一步建立全链条粮食节约、反食品浪费常态化机制。
和以往相比,本次进一步突出全链条推动粮食节约,也就是从田间到餐桌的一系列环节中都要节约粮食。
行动方案提出的总体目标是,到2027年年底,粮食生产、储存、运输、加工损失率控制在国际平均水平以下,餐饮行业、机关食堂、企业食堂等人均每餐食品浪费量明显下降。此外,行动方案还提出,加强舆论监督,曝光食品浪费行为;严禁制作、发布、传播宣扬暴饮暴食等浪费食物行为的节目或音视频信息。
引导粮食适度加工 不过度追求精米白面
在粮食加工环节的减损节约,一度以来比较容易被大家忽视。本次行动方案在这一方面作出了更加全面的部署。
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成本和认证中心农业价格成本处处长韩静波表示,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一些消费者过度追求精米白面,其实是带来了粮食的过度加工,出品率的降低,产生了加工环节的粮食损失。同时,过度加工也会造成粮食产品里面的维生素、矿物质等等营养物质的流失,长期食用是不利于身体健康。本次行动方案针对这个问题,强调粮食要适度加工,提高粮油的出品率,通过技术进步进一步减少粮食加工环节的损失。
行动方案中还提出,深入推动饲料粮减量替代,充分挖掘利用杂粮、杂粕、粮食加工副产物等替代资源,加强米糠、麸皮、胚芽等粮油加工副产物资源化利用;推动发展全谷物产业,促进粮食资源高效利用。
损失浪费统计调查 涉及餐饮业和各类食堂
全面加强损失浪费统计调查,是本次行动方案的一大重点。
行动方案中明确,支持开展包括粮食、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在内的全口径食物损失浪费基础数据调查研究。常态化开展粮食生产、储存、运输、加工等损失统计调查。常态化开展餐饮行业、机关食堂、学校食堂、国有企业食堂等食品浪费统计调查。探索开展家庭及零售环节食品浪费评估,鼓励支持餐饮服务网络平台开展外卖食品浪费评估。
韩静波表示,这些举措有利于更加全面准确地掌握我国粮食损失和食品浪费的实际情况,以及产生损失浪费的主要原因和重点领域,更有针对性地制定政策,也可以科学地评估中国距离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还有多少潜力和空间,便于统筹安排好各项工作。
相关数据显示,外出用餐的浪费率比较高,是反食品浪费的重点场景。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