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全国首批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城市,福建省厦门市近年来聚焦城乡建设、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是推动城乡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手段。2017年,厦门市全面推广生活垃圾分类,逐步构建起从源头到终端的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置全链条处理模式。然而近年来,随着外卖、快递业的蓬勃发展,一次性餐盒、塑料杯、牛奶盒、快递包装膜这些废塑料、废玻璃等日益激增,由于回收利润率低、再生工序复杂等原因,它们一直面临回收难题,也被称为“低值可回收物”。
2022年底,厦门市在生活垃圾“精细化分类”的基础上,创新建设了全国首个低值可回收物分拣中心,让这些居民们生活中不起眼的废物有了新的去处,有的还被制作成塑料衣架、牛皮纸袋、环保袋等。同时,据测算,每分出一吨低值可回收物还可减少1.66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日前,厦门市集美区2023年回收低值可回收物累积的2450吨碳减排量,通过厦门市产权交易中心完成了交易,这也是我国首宗居民小区低值可回收物分类碳交易项目。
截至今年10月31日,厦门市已累计回收处理低值可回收物31263.3吨,助力减排二氧化碳5.19万吨。目前,厦门市正在筹划建设二期低值可回收物分拣中心。
交通运输是厦门市减污降碳协同创新的另一重要领域,其中港口作为支撑厦门市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载体,以前也是“高耗能”“高排放”的大户。近年来厦门不断加大港口绿色智慧转型力度,在厦门港海润码头,目之所及的港口桥吊、流动机械已基本实现全部电动化。码头每年因此可减少柴油消耗约270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5400吨。
为统筹推进减污降碳工作,厦门市今年还在原有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的基础上,构建了碳排放智能化管理云平台,及时掌握能源流动和城市碳排放实况,并以市政府办公厅的名义印发《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实施方案(2024—2026年)》,制定相应的任务和项目清单。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