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营造企业发展良好环境

2024-11-24 15:20:44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兴才能产业强、民生稳、发展好。各地各部门积极探索规范涉企执法行为、创新包容审慎监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有效减轻企业负担

  今年5月发布的《关于做好2024年降成本重点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要强化涉企收费监管。坚决查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

  在近期召开的国新办发布会上,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局长罗文说,要坚决制止违法违规设立收费项目,完善各类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全面公开收费项目、依据和标准,不在目录内的一律不得收费。同时加大对乱收费行为的惩戒力度。

  罗文表示,要在减轻企业负担上狠下功夫,聚焦重点收费主体、重点行业领域,组织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检查和重点抽查,加快违规收费退费进度,让企业尽快得到实惠。要在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上持续发力,推动修订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开展经营者集中试点委托、大幅提高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优化简易案件审查思路、简化简易案件申报文件资料……近期,一系列有关经营者集中审查制度的改革措施出台落地,切实降低经营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

  市场监管总局反垄断二司副司长谢方介绍,经营者集中简易案件制度自实施以来,在提升审查效能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从2014年和2023年的数据对比来看,简易案件平均审结时间从40天缩短为17.7天,大大降低了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简易案件占全部经营者集中申报的比例不断提高,从48.6%提高至88%。

  市场监管总局近期修订发布了《经营者集中简易案件反垄断审查申报表》《经营者集中简易案件公示表》。新修订的申报表和公示表上线后,申报人需要提交的材料从3份减为2份,原则上仅需提交保密版申报表和公示表,申报表中需要提交的信息从44项减少为38项,能够极大提高申报人填报的便利性和申报效率,整体提升投资并购便利化水平。

  严格规范执法监管

  在民营经济促进法征求意见中,关于涉企检查的意见比较集中,检查频次过高、随意检查、重复检查等影响企业正常经营活动的现象仍有发生。

  司法部副部长胡卫列介绍,下一步,将抓紧制定出台有关制度文件,对企业不规范检查、过多过滥检查的刚性约束从制度上落实下来。推进全国行政执法综合管理监督信息系统建设,充分发挥信息化手段管控行政执法流程的作用。

  同时,还将依法规范罚款的设定与实施,大力推进各地各有关部门尽快建成覆盖行政处罚、行政检查等行政行为的裁量权基准体系,有效解决执法标准不统一、不协调的问题。

  近年来,各地各部门开展了涉企行政执法专项监督,在规范涉企执法行为、创新包容审慎监管和柔性执法方式上都有不少新探索。例如,北京昌平全面推行“一码检查”为企减负,今年减少扰企检查204户次;安徽推出30份轻微违法免罚轻罚清单,覆盖28个执法领域;湖南衡阳探索实行企业赋码保护机制,政府部门开展访企活动须“码上约”,访企行为满意度被企业“码上评”。

  精准扶持企业发展

  个体工商户是我国数量最多的经营主体。市场监管总局统计,截至今年9月底,全国登记在册个体工商户达1.25亿户。

  罗文介绍,要对个体工商户实施分型分类、精准帮扶。市场监管总局将个体工商户分为生存、成长、发展3个类型和名、特、优、新4个类别,今年年底前建成全国统一的分型分类“个体工商户名录库”。在此基础上,将会同相关部门在税收、社保、就业、融资等领域出台更有针对性的政策,推动地方政府在场地、培训、招工等方面对个体工商户实施精准帮扶。

  小微企业是稳定经济、扩大就业以及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新发放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

  在缓解融资困难方面,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牵头建立了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加强央地联动,从供需两端发力,统筹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和银行放贷难的问题。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丛林说:“希望依法合规经营、有真实的融资需求、信用状况良好的企业,都能通过这个机制获得发展所需资金。这项资金没有中间环节,是直达的,融资成本也是合适的。”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已有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4.1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6万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江平介绍,下一步,将着力构建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机制,完善“选种、育苗、培优”全周期培育体系,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编辑:吴明富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