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跨越半球的“稻香”:一包非洲大米见证中非友谊与合作

2024-10-30 20:06:59  来源:中国新闻网

image.png

 近日,湖南的一名记者曾冠霖发布视频称,自己在非洲冈比亚遇见一名农场主穆萨·达博,后者称他在中国农业专家的指导下,短短5年时间将自己的农场发展为冈比亚最大的农场,也是当地首个全机械化农场,其水稻种植面积达2000公顷,为周边2800多家农户提供农机服务。穆萨托曾冠霖将非洲杂交大米带回湖南,致敬“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接受托付后,曾冠霖转机4个国家、历经36个小时,将大米带到长沙,转赠给隆平水稻博物馆。

  非洲农民与中国杂交水稻的相遇并非偶然。多年来,湖南省农科院与湖南企业隆平高科、袁氏种业等派出了一批批工作人员,积极在非洲开展杂交水稻试验示范及本土化生产。作为中国商务部授予的第一个“中国杂交水稻技术援外培训基地”,隆平高科的援外工作始于1995年,目前已为53个非洲国家培训超过7000名农业官员和技术人才。地处长沙马坡岭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更是在2014年挂牌“联合国粮农组织研究培训参考中心”。

  如今,已有20多个非洲国家种植杂交水稻,超过非洲国家的三分之一。为纪念中国专家和杂交水稻的贡献,马达加斯加在面值最大的2万阿里亚里纸币上,印上了中国杂交水稻图案。


编辑:吴明富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