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考察了谷文昌纪念馆,了解当地传承红色基因等情况。
1950年谷文昌随解放军南下来到福建东山时,这里是一个风沙肆虐、满目疮痍的荒凉海岛。当时民间流传着这样的民谣:“春夏苦旱灾,秋冬风沙害。一年四季里,季季都有灾。”
1955年,担任东山县委书记的谷文昌大声疾呼:“不把人民拯救出苦难,共产党来干什么!”
这是近日拍摄的福建省东山县谷文昌纪念馆内的雕像。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谷文昌发誓“不治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他爬遍了东山县400多个山头,踏遍了30多公里的沙滩,终于带领东山人民试种木麻黄成功。“筑堤拦沙、种草固沙、造林防沙”,截至1963年底,东山县80%的飞沙被固定下来。
郁郁葱葱的东山县沿海防护林(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为了解决人畜用水问题,谷文昌带领群众修建了22座水库和705处永久性水利工程。东山县从此水美田丰,水资源极度缺乏的难题得以缓解。
1981年1月30日,谷文昌在留下“埋骨东山”的遗愿后,与世长辞。1987年,东山人民将谷文昌的骨灰安葬在他亲手创办的赤山林场的木麻黄树旁。
这是近日拍摄的福建省东山县谷文昌纪念园。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东山百姓念念不忘谷文昌的功绩,逢年过节,人们会携带花篮、香烛,阖家祭拜这位鞠躬尽瘁造福人民的老书记。“先祭谷公,后拜祖宗”,在民间相沿成习。
谷文昌把共产党人一心为民的丰碑,树在了东山百姓心中!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