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故事里的新疆丨开店记——牧民卖起进口货

2024-10-13 14:16:48  来源:

  10月12日上午,阳光洒在乌恰县的街道上,人们享受着秋日的暖阳。

  在伊尔克什坦口岸园区米尔扎希德商行里,阿娜尔·加尼别克正在清点货架上的商品,蜂蜜、巧克力、各类糖果……包装上的吉尔吉斯文告诉顾客,它们来自吉尔吉斯斯坦。

  “以前我是地地道道的牧民,还是一名家庭主妇,现在人们都叫我‘阿娜尔老板’。”阿娜尔露出自信的笑容。

  阿娜尔的家住在乌恰县黑孜苇乡也克铁热克村,这个距离县城不到10公里的村子,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放牧、种地、带孩子曾经是阿娜尔生活的全部,她清楚地记得家里最多时养了21只羊、6头牛,5亩地只能种小麦、玉米等农作物,每年家里的收入仅4万元左右。

  告别牧民生活,阿娜尔·加尼别克摇身一变成了“老板”。图片由本人提供

  过去阿娜尔认为,自己的一生只能和牲畜、土地打交道,把两个孩子供养长大是他们一家最宏伟的目标。

  “啥?和外国人做生意?我不会说外语啊,更没出过国,肯定不行。”2019年的一天,伊尔克什坦口岸园区管委会干部到村里宣传边民互市政策,听到这个建议后,阿娜尔的头摇得像个拨浪鼓。

  虽然自己没信心,但怀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她还是认真听完了政策宣讲。在得知边民互市贸易不需要出国后,她有点心动了。阿娜尔和许多村民一样,拿着一张政策宣传单回家了。

  这事能干吗?会不会被骗?会不会赔钱?一连几天,这些问号总是在阿娜尔脑海中盘旋,连吃饭都走神。丈夫看她魂不守舍的样子,一再追问,阿娜尔才拿出了宣传单。

  那天,两口子一直商量到后半夜,最后决定先试试。如果干好了就开个店,不行了,大不了再重新放羊、种地。

  提心吊胆的阿娜尔拨通了宣传单上的咨询电话,伊尔克什坦口岸园区管委会的工作人员约她在园区见了面。工作人员一边给阿娜尔讲政策,一边带她到已经开店的边民家走访,渐渐地,阿娜尔觉得这事可行。

  在伊尔克什坦口岸园区管委会工作人员和同行们的帮助下,阿娜尔第一次从货场接到了来自吉尔吉斯斯坦的蜂蜜和巧克力,没想到销售过程非常顺利,看着货物变成了微信余额中的数字,阿娜尔高兴得像个孩子,一路小跑回家分享喜悦。

  从那以后,阿娜尔告别了牛圈、羊圈,在园区里开了一家名为米尔扎希德的商行,变成了“老板”。她的好姐妹到店里来选购商品时,会和她开几句玩笑:“当老板的感觉怎么样啊?”

  生意渐渐好起来了,阿娜尔和丈夫把土地流转了,牛羊交给了父母代管。丈夫在边民互市贸易区的一家加工厂当保安,店里忙的时候就过来搭把手,阿娜尔则专心打理着边民互市的生意。

  随着时间的推移,阿娜尔知道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掌握了进出口商品需要办理的手续,懂得了中亚各国盛产哪些特产,还学会了简单的俄语。她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女老板。

  截至目前,伊尔克什坦口岸边民互市今年共进口各类商品1000余吨,阿娜尔就销售了不少。

  一个个数字映射出的是生活的变化。今年,阿娜尔和丈夫把家里的房子进行了精装修,还计划买一辆新车。“现在,我们家一年收入10万元没问题,相信以后会更多。”阿娜尔对未来充满信心。

编辑:孙建胜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