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地标的变迁 | 秦皇岛“1984”:从老厂房到梦工厂

2024-09-28 11:50:54  来源:

  地标的变迁

  1984年,秦皇岛获批成为全国14个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当年10月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四十年来,这里的地标几经变迁,曾经的老厂房也变成了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但园区保留了“1984”这个名字。漫步其中你会发现,时空经过文化元素的组合,“诞生”了许多妙趣横生的店铺,让人流连忘返。特别策划《地标的变迁》,今天走进1984文创园。

  1984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1984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位于秦皇岛大汤河和小汤河之间,园区内的老厂房、分馏塔、冷却塔等工业遗存构成的骨架没有变。变的是街区挂出了特色招牌,以及老厂房改造后形成的文创空间。用1984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运营总监李亚坤的话说,是文化“因子”点亮了时空。他带记者走进“1984艺术馆”,浓浓工业风扑面而来。

  1984艺术馆由镀铜车间改造而成

  华燕邦迪制管有限公司镀铜车间旧貌

  老厂房高12米,硬派的书画作品点缀期间,与天车梁、电镀池、机器台座、检修槽等工业遗迹相得益彰。再往艺术馆里面走,门上的“配电室”“小心有电”等标识依稀可见,不过映入眼帘的却是个性十足的读书角。

  配电室改装后,变成书香四溢的书吧

  1984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前身是华燕邦迪制管有限公司旧址。借着对外开放的东风,邦迪制管公司1985年在这里动工建设,这是改革开放后秦皇岛市引入的第一家外商投资企业。随着时代的发展,邦迪公司2012年整体搬迁,老厂房一度闲置下来。

  1984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文化活动展板

  2016年,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提出在保留厂区工业遗存基础上,打造文创新地标。项目具体由秦皇岛渤海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开发运营,一期占地是30亩,现在开发将近2万多平米。随后李亚坤带着他的团队就此在这里打开了一扇扇创意之门。很多业态秦皇岛人可能没听说过,比如宠物善终服务中心等等。

  1984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相关业态指示牌

  1984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内的塔式建筑工业遗产

  漫步整个园区,记者发现这里围绕两排老厂房形成三条街。保留原厂房外结构的同时,对内部进行装修改造,分隔成十几平米到几百平米大小不等的空间。工业旧址与文化艺术相结合,“唤醒”了废弃的厂房,也点燃了创业者的热情。

  1984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街景

  1984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内入驻的茶馆

  1984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内入驻的咖啡馆

  目前,园区已入驻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65家,业态涵盖服装、摄影、陶艺、茶艺、剧场、酒吧等等。被大家称为“咖啡大叔”的王树良是一位广告摄影从业者。2016年,他和爱人在园区租下十几平米的空间,把摄影和咖啡“调”成了一种让人羡慕的慢生活。

  时光印记传统文化体验馆馆内

  时光印记传统文化体验馆内的圆盘印刷机

  时光印记传统文化体验馆内的文创产品

  行走在园区内,每个空间都有精心设计的创意之美,每位经营者身上都有着说不完的故事。在广受欢迎的时光印记传统文化体验馆,身为馆长的祝强把凸版印刷机摆到门口,走进馆内顾客可以体验古法造纸、活字印刷、木版年画等传统技艺。百年北戴河老别墅明信片、二十四节气说港口书签等文创产品让时光有了秦皇岛的印记。

  二十四节气说港口主题书签

  北戴河老别墅主题明信片

  今年刚入驻园区的秦皇岛博绾文化遗产体验馆展示有500多件文物,同时馆内场地还可以供呔戏、吹歌等地方传统说唱艺术爱好者互动交流。体验馆馆长张雷说,体验馆共分7个版块,涵盖古代战争、传统饮食、货币与金融等……馆里还有一个小剧场,每周都进行相声、评书、快板等传统文化的展示。

  秦皇岛博绾文化遗产体验馆入口

  秦皇岛博绾文化遗产体验馆货币版块

  秦皇岛博绾文化遗产体验馆军事版块

  看着老厂房一点点蝶变为“梦工厂”,1984文化创意园区成为城市的新地标、市民游客的潮流打卡地,河北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河北省文化和旅游产业优秀创业平台。对此,李亚坤认为年轻一代是文创园区的主力,是他们让工业遗存和时尚潮流在这里融合,他期待更多新业态从1984涌现出来。

  

  李亚坤说秦皇岛1984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变化

编辑:孙建胜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