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让法治阳光温暖人们心灵(金台锐评)

2024-09-19 19:11:0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来自四川的农民工张某在浙江打工期间受伤,但因赔偿金迟迟没能到位,家庭陷入困境。浙江、四川两地检察机关依靠民事支持起诉跨区域协作机制,有效帮助当事人解决讨要薪资、工伤认定等方面存在的困难。

  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印发检察机关民事支持起诉典型案例,该案入选其中。近年来,检察机关民事支持起诉办案数量呈持续增长态势,仅2024年上半年,全国检察机关已办理支持起诉案件4.9万件,其中支持农民工起诉2.3万件。

  法治为民,要用法治力量为困难群体、特殊群众“撑腰”。现实中,对于一些特定群体而言,因经济困难、法律知识欠缺等,运用法律武器捍卫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往往受限,其相关法律需求也往往十分迫切。为切实保障案件当事人依法享有、有效行使诉权,最高检会同最高法制定支持起诉规范性文件,紧扣“支持”定位,坚持“必要”原则,对农民工、残疾人、老年人等诉讼能力受限的特定群体,依法支持起诉,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2023年,全国法律援助机构为54万农民工追索劳动报酬68亿元,组织办理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案件18万件。近年来,相关制度不断完善、工作不断加强,为维护困难群体、特殊群众合法权益提供有力支撑。

  保障困难群体、特殊群众获得必要的司法救济和法律服务,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题中应有之义。从劳动者特别是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的权益保障,到解决侵害妇女儿童、残疾人、老年人等群体合法权益的问题,只有法治需求得到充分满足,人民群众才能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对于司法机关来说,法律不应该是冷冰冰的,司法工作也是做群众工作,要把法治为民落实在一件件具体的案件上,既看法律效果,也看社会效果,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更好维护困难群体、特殊群众合法权益,还需要更优的法治“供给”。例如,让高质量的公共法律服务人人可享、人人可得,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法治等方面的需求。目前,我国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已经基本建成,但公共法律服务资源也面临着不平衡等问题。这就要求通过建立健全法律服务资源依法跨区域流动机制等举措,不断提升公共法律服务的均衡性和可及性。如今,从开通“绿色通道”、畅通维权渠道,到加大司法救助力度、为群众雪中送炭,各地把提高法治“供给”的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让更多有需要的人得到应有的帮助。

  法治的根基在人民。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真诚信仰,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法治的公正和温度,用实实在在的法治成果为人民安居乐业保驾护航,坚定的是人们对法治的信心,强化的是全社会对法治的信仰。同时,加强困难群体、特殊群众合法权益保护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要持续营造关心关爱困难群体、特殊群众的浓厚法治氛围,切实保障其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让法治阳光温暖人们心灵。


编辑:吴明富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