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殷切期盼的“国之大者”。教育系统牢记嘱托,砥砺奋进,奋力书写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日前,教育部新媒体矩阵推出“奋进在教育强国大路上——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专栏,展示教育系统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生动实践。 今天,“奋进在教育强国大路上——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专栏之“各地教育成就巡礼”系列,通过一个视频、一组大图、一篇报道介绍山西如何支持高校对标一流、汇聚优势、发挥特长——
山西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彭堃墀(左)在指导科研人员做实验。
山西省康乐幼儿园举办欢庆六一实景剧展演。
太原市聋人学校教师和孩子们在一起。
山西省长治市第八中学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教授李粉霞在指导学生开展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实训。
山西省教育厅供图
报道带你看
山西支持高校对标一流、汇聚优势、发挥特长—— “百亿工程”为高等教育蓄势赋能
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以来,山西省委、省政府坚持把高等教育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山西实践的战略支撑,锚定教育强省建设目标任务,前瞻性布局高质量教育体系,高标准推进教育现代化,取得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进一步夯实了事业基础和发展底气。 山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马骏表示:“我们的目标是要打造中西部高等教育新高地。工程投入‘不撒胡椒面’,坚持重点投、投重点的原则,支持高校对标一流、汇聚优势、发挥特长、勇攀高峰,在各自传统优势学科专业上发力,在服务全省重大战略的领域使劲,争取实现人才团队、学科专业和创新平台从‘高原’到‘高峰’再到‘顶峰’的跨越,推动高等教育整体水平跃居中西部前列。” 突出“支撑”之强 持续投入助力提质增效 山西素有重视高等教育的传统。2017年,山西推出推动高校振兴崛起的“1331工程”,即坚持立德树人一个根本任务,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重点创新团队3项建设,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3项建设,产出一批标志性成果。省财政每年专门投入3亿元,加强全省高等学校内涵建设,全面提升高等教育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 太原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党委书记唐宾是该校材料学科带头人,面对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重大机遇,他兴奋地说:“建设‘双一流’,要实事求是地做一些‘顶天立地’的事,一方面加强高水平基础研究工作,出一些在国内甚至国际上一流的学术成果;另一方面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 2023年,山西以超常规举措、超常规力度启动实施高等教育“百亿工程”,3年投入100亿元财政资金,围绕立德树人、布局优化、学科建设、专业发展、科技创新、治理能力等6个方面实施20项行动,全面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吹响了全面加快建设教育强省、为山西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蓄势赋能的号角。 “我们一次就把3年的钱规划完了,省人大预算报告一过,钱就直接支付了。”山西大学党委书记王仰麟感受到了“百亿工程”的力度和速度,“建设出成效,马上就奖励”的100亿元大手笔投入,为高校的发展打了一针“强心剂”。 山西举全省之力支持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推动“双一流”建设高校倍增,“双一流”建设学科“由1至3”、A类学科“破0进3”,实现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扩容。 像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大学,这次各有20亿元的经费支持,但考核任务都不到一页纸,且不再是唯帽子、唯论文等,而是要立高原、攀高峰,瞄准大项目、大方向出大成果。 山西“百亿工程”重点支持8所博士学位授权高校,尤其是2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和2所“双一流”培育高校,4所高校投入经费占工程经费的近80%,工程80%的重点任务集中在4所高校,所有工程经费80%集中在学科专业内涵建设。 2023年11月22日,在科研一线坚守土壤培肥改良39年的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研究员徐明岗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这则消息迅速传开,令人振奋。山西省教育厅立即启动完成“百亿工程”揭榜挂帅项目认定工作,支持经费5000万元。 “百亿工程”专门设立了10亿元的揭榜挂帅经费,其中80%重点支持人才团队建设。2023年,“百亿工程”共认定揭榜挂帅项目23项,其中重量级人才团队18项、重要平台载体5项,支持经费1.99亿元。 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服务保障,充分发挥好高层次人才的示范引领作用,才能夯实山西高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人才支撑。 “以前是缺钱,看中了的高层次人才,也只能空想想;现在是手握重金去寻找合适的人才。”中北大学党委书记张晓永感触很深。 在“百亿工程”的支持下,全省高校共培育引进国家层面创新领军人才33人,引进青年博士2000余人,全省本科高校专任教师博士化率提升3个百分点,全省高校国家层面高层次人才增量创历史新高。 突出“内涵”之强 优化布局提升整体实力 2021年,山西省委作出将山西师范大学整体搬迁到太原的决策。 “山西师范大学迁址太原办学、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转设是省委和省政府作出的系统性战略部署和配套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从整体和长远来看,对改善山西师范大学办学条件、扩大办学规模、增强学校吸引力、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更好服务教育强省建设,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山西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殷杰表示。 根据教育部独立学院转设要求和山西省高等教育发展战略部署,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转设为省属理工类应用型普通本科高校——山西电子科技学院,并于2024年3月15日正式揭牌成立。至此,全省11个设区市实现独立设置本科高校全覆盖。 目前,山西高校理工科专业占比达54%。省教育厅从2017年开始,按照大力淘汰“低质、过剩、错位”专业的“六字方针”,加快推动专业整体优化调整。截至2023年底,撤销本科专业19个,申请撤销本科专业87个,新增本科专业58个,其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特殊需求的特设专业42个,全省新兴、应用型本科专业占比达到63%。 2019年12月,太原理工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揭牌,标志着山西省学科学院优化调整启动。与以往成立基础学科学院不同,此次院系调整围绕产业社区,无论是学院、研院,还是产院,都以特色学院、产业学院为最终方向,突出应用导向。 山西中医药大学通过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专家核查及评议,结束了山西省连续20年未能突破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的历史。山西大同大学、长治医学院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运城学院通过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专家核查及评议,填补了晋北、晋东南、晋南地区硕士学位授予高校的空白。 山西省坚持以分类推进高校发展为总牵引,统筹推进“双一流”大学和应用型高校建设,深入推进高校布局、学科学院和专业设置调整优化,全省高等教育布局结构实现整体性重塑、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 突出“贡献”之强 强化研发服务地方发展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