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中非深化经贸合作 新举措“深”在何处?

2024-09-06 15:51:5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专题   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

  中新社北京9月5日电 题:中非深化经贸合作 新举措“深”在何处?

  中新社记者 李晓喻

  在5日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中非要携手推进“六个现代化”,中方愿同非方开展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十大伙伴行动。

  一系列新举措涉及贸易繁荣、产业链合作、绿色发展等多个方面,旨在中非携手,深化合作。北京学者分析指出,这些新举措从开放程度、制度保障、产业促进等多个方面,均更加深入。

  其一,深在开放程度。

  近年来,中国一直在持续拓展非洲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的渠道。据官方数据,截至2023年6月,非洲11国16项农产品在“绿色通道”政策下获得输华准入,21个非洲国家已经享受98%输华产品零关税待遇。

  今后中国对非市场开放还将进一步深化。习近平明确,中方愿主动单方面扩大市场开放,决定给予包括33个非洲国家在内的所有同中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中国将成为实施这一举措的首个发展中大国和世界主要经济体。

  中国非洲研究院经济研究室主任杨宝荣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称,与西方国家不同,中国对非洲国家扩大市场开放并没有附加条件,也不夹带意识形态输出,充分体现“真诚友好、平等相待”原则。这有利于中非贸易更加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其二,深在制度保障。

  习近平称,中方愿同非方商签共同发展经济伙伴关系框架协定,为中非贸易投资提供长期、稳定、可预期的制度保障。

  此前,中国已与非洲国家就贸易畅通、投资合作、绿色发展、蓝色经济、电子商务等领域合作签署48份文件。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也已成为中非务实合作的重要平台。

  杨宝荣说,从以往经验看,机制平台建设对保障国际经贸合作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如今中非经贸合作领域不断拓展,正从传统的贸易、工程建设向数字、绿色、航空航天、金融等新兴领域延伸。新形势下,建立新的制度保障有助于中非经贸合作走深走实,使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双方民众。

  其三,深在产业促进。

  根据“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十大伙伴行动”,中方愿同非方打造产业合作增长圈,着力建设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启动“非洲中小企业赋能计划”。

  不少中非企业家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制造业等产业门类齐全、体系完整,拥有适合非洲的实用技术设备和生产管理经验;非洲有提升自身发展水平的强烈需求,双方加强产供链合作,深化产供链融合一拍即合。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非洲研究所副研究员孙红对中新社记者说,中非产能合作前期已打下良好基础,此时深化产业链合作进一步回应了当前中非各自经济转型升级的迫切诉求,对双方都是利好。

  随着中非经贸合作不断深入,“全球南方”有望迎来新的机遇。

  在孙红看来,一个是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个是发展中国家最为集中的大陆,中非深化经贸合作为“全球南方”合作树立了标杆,将进一步促成“全球南方”的内部团结,为世界经济和平与发展带来更多稳定性和正能量。

  杨宝荣认为,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发展中国家对冲外部输入性风险的能力较弱,在推进现代化进程中也大多沿用西方路径。中国此番提出深化中非合作的种种措施,不仅在世界经济增长缓慢之际,为中非经济稳步发展带来新动力,更将为“全球南方”崛起注入信心、稳定预期。(完)


编辑:吴明富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