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边疆党旗红丨边疆嘎查“致富经”:党建引领“新”了思想 “鼓”了腰包

2024-08-28 12:55:41  来源:

  中国网呼伦贝尔8月27日讯(记者 吴佳潼)初秋时节,草原上碧空万里。走进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右旗,路边悠然食草的牛羊、一望无际的天然草场,显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新巴尔虎右旗地处中俄蒙三国交界,边境线长515.4公里,其中,中俄边境线48公里、中蒙边境线467.4公里。近年来,新巴尔虎右旗以党建引领壮大嘎查集体经济,以嘎查资源、资产、资金等生产要素为纽带,转变经营理念,积极探索以“芒来模式”和“七村模式”为例的嘎查集体经济发展多种有效形式,实现集体经济持续稳定增长。2023年,全旗51个嘎查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3059.45万元,平均年收入59.99万元,其中20万元以上的嘎查占80.4%。

  芒来嘎查党群服务中心。中国网记者 吴佳潼 摄

  其中,“芒来模式”的开创地——芒来嘎查,位于新巴尔虎右旗所在地阿拉坦额莫勒镇西南25公里处,南临蒙古国边境,是克尔伦苏木15个牧业嘎查之一。芒来嘎查以党建引领为核心,积极探索畜牧业生产经营体制创新路径,留住了牧民、“鼓”了牧民腰包,为守护边疆贡献了力量。

  芒来嘎查党建服务中心外墙标语。中国网记者 吴佳潼 摄

  党建引领“新”了牧民思想

  目前,芒来嘎查总人口 134户、357人,党支部共有24名党员,“两委”班子成员7名,先后被评为“全区民族团结进步嘎查”“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近年来,芒来嘎查党支部强化政治引领作用,围绕建设服务型党组织、提升服务群众工作能力、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三大重点工作,鼓励引导“红色堡垒户”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红色堡垒户”的“八员”情况及评选标准。中国网记者 吴佳潼 摄

  据新巴尔虎右旗克尔伦苏木党委书记永宏介绍,“红色堡垒户”每年评选,他们需要每月组织辐射户开展1次政治理论学习,每季度组织辐射户观看1次电教片,每半年组织1次集体活动,获得了党员群众一致“点赞”。同时,党支部带领党员在春季接羔、秋季出栏、冬季抗灾等生产生活关键期、忙碌期深入牧户,帮助牧民接羔、打草、抗灾,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将牧民群众凝聚在党组织周围。

  “嘎查的牧民们大多文化程度不高,这时牧民党员就发挥了很大作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右旗旗委组织部副部长金仓在接受中国网记者采访时表示,“牧民党员将党的最新思想向普通牧民们传授、讲解,使他们的思想认识逐渐提高,为他们转变旧思想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创新发展“合作社”经营模式的过程中,党员们更是起到了关键作用,“新经营模式开创初期,党员们先行做表率加入到合作社中,并将经营模式讲解给牧民们听,为他们答疑解惑,消除大家的顾虑。”金仓说,“在合作社投入到正常运行后,党员们没有闲着,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学习,为合作社运营出谋划策。还带领牧民们到其他地方参观、培训,学习他们的先进做法。”在党员们的不懈努力下,牧民们的顾虑一点点消除,纷纷加入到合作社中。

  “地处边疆,党员们的职责不仅仅是传递党的思想、做表率、帮助牧民,他们还有一项艰巨的任务——守边。”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右旗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丁万勇表示,“边境最后一公里国土怎么守?牧民党员这时候就要发挥作用,他们就要驻守在离边境线最近的地方,一个个蒙古包毡房守护着广袤的国土,做真正的守边人。”

  创新发展“鼓”了牧民腰包

  芒来嘎查草场总面积60.27万亩,其中集体草场12.36万亩。近年来,芒来嘎查探索出一条牧区生态保护、生产经营、生活方式——“三生”协同发展共同致富小康的合作经营之路,在全旗率先吹响先锋哨,成为全旗首个牧区现代化试点建设嘎查。

  芒来嘎查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先行先试。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右旗克尔伦苏木芒来嘎查党支部书记、嘎查达米吉格道尔吉介绍,2019年6月,芒来嘎查率先组建成立新型股份制专业合作社,优化整合草场 27.8万亩草场,实现牧户由”单打独斗”向“抱团取暖”的转变。合作社成立初期总牲畜头数为5838头(只),拆除优化网围栏96公里,实行以草定畜,将合作社草场划分为四季轮牧草场。和打草场,设置12个放牧点,选定3个浩特长。通过深入牧民家走访、沟通、宣传,吸纳了65户牧民。经过组织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合作社成立当年增收15万元,社员贷款减少200余万元。

  2020年,芒来嘎查党支部积极响应牧区现代化试点建设号召,推进高质量党建引领牧区高质量发展,立足当前草畜矛盾突出、草原生态局部退化、牧民经营理财能力弱、生产技能单一、传统游牧文化与现存生产经营方式的矛盾等问题,组建新型股份制合作社,创新发展“芒来模式”。

  米吉格道尔吉介绍“芒来模式”。中国网记者 吴佳潼 摄

  “芒来模式”用足用好“集体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社”,针对草牧场已承包到户的嘎查,按照牧民自愿的原则,依据草畜平衡标准,将牧民承包经营的草场及牲畜折价入股,让牧民成为股东和社员,实现资源合理流转和最优配置。合作社收入连续3年突破200万元,社员年最高盈余分配达49万元。

  “合作社解放了一半以上的牧民劳动力,大部分牧民可以自由创业或就业,不用再担心家里的牲畜没人喂养。如果家里有急事需要用钱,也可以找合作社商量帮忙解决。” 米吉格道尔吉说,“如果到合作社工作,一家两人参与放牧,每个月还有7500元的工资,让牧民们也增收了。”

  嘎日迪夫妇放羊。中国网记者 吴佳潼 摄

  牧民嘎日迪夫妇二人今年都50多岁了,在合作社放羊,每天需要放羊1300多头,以前两人靠放牧一年毛收入14万元左右,加入合作社以后每年净赚分红12万元左右,加上每月工资,年收入达到21-22万元。

  2024年初至今,合作社累计接仔畜4491头只,牲畜存栏数10648头只,预计实现年收入将达到330余万元。牧民们的腰包鼓了,在致富路上越走越远。

编辑:孙建胜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