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法润彩云南|大理巍山:打开普法的N种方式

2024-08-27 10:34:48  来源: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地处云南省西部、大理白族自治州南部,是南诏的发祥地。8月23日,“全国网络普法行·云南站”采访团来到大理巍山,实地挖掘此地普法案例和故事。

  让普法充满人情味:“调解+普法”促和谐

  

  

  自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巍山县司法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大力推行“调解+普法”的工作模式,实现了人民调解和普法宣传1+1>2的功效,为平安巍山、法治巍山建设提供了坚强的法治保障。走进巍山县永建镇小围埂村村委会,普法元素随处可见:印有普法知识的标牌,门口的普法宣传手册,“家有烦心事,法律帮你解”等宣传标语......

  马克京,是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兼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他走遍小围埂村10个村民小组,6个自然村各个角落,以一名法律明白人、基层人民调解员的身份,主持化解基层矛盾纠纷1000多件。“我们会定期组织群众进行法治专题学习,结合本村实际,通过村内小广播、微信群宣传法律法规,定期整理归纳群众身边的典型案例,在村文化礼堂开设普法课堂,用群众听得懂的话进行讲解,促进形成全村都学法、事事都依法的良好氛围。” 马克京说到。

  小围埂村流行着一句话:“有事找老马,有困难找老马”,指的就是“全国模范调解员”、巍山县司法局永建司法所所长马泽军。他从事司法工作14年,参与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其中预防民转刑案件60起,化解群体性事件54件,调解成功率在98%以上,实现了“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复杂纠纷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和“调解一件,教育一片”的效果。

  让普法更加接地气:法治“微短剧”助力网络普法

  为了让普法更接地气,巍山县还积极探索实践“微短剧”助力网络普法新路径,初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网络普法“巍山模式”。巍山县融媒体中心与县纪委监委共同推出“法治微短剧”宣传品牌,用微短剧的形式演绎法律知识,收获观众好评。

  “我们的编剧也是导演,导演也是摄像,摄像也是演员,演员也做后期。” 巍山县融媒体中心副主任左文清介绍到。在法治“微短剧”的摄制过程中,制作团队一改以往“说教式”、“灌输式”解读,通过讲普通话与讲方言、说俗语、唱小调相结合, 谐音梗诙谐反讽、正话反说,用懂法律法规的干部、行业的专家,讲“自己的故事”、演“身边的事例”如《那些酒后驾车的“小自信”》、《梦断网红路》,以“带泥土”“冒热气”的展现形式,有力提升了网络普法亲和力、感染力和吸引力。

  据了解,巍山县打造《法治“微短剧”》宣传品牌,推出普法宣传、纪检监察、科普知识、基层治理、法律法规等各类法治“微短剧”57部,点击量累计超过1.2亿次,多条“纪检小剧场”被学习强国和省州县各级媒体采用。

   

  让普法深入老百姓:法治+快板+广场舞+N,资源整合最大化

  傍晚,在巍山古城拱辰门,一场普法文艺演出正在进行:快板节目、彝族打歌、声乐……群众载歌载舞,现场氛围浓烈。

  《平安巍山》快板,说到法治建设靠大家,弘扬法、传播法,普法春风吹山洼,彝山盛开文明花,法律大旗来带路,小康路和谐路,法律铸就幸福路;《是你》唱出用深情的旋律和动人的歌词,歌颂政法队伍的担当与奉献;白族《霸王鞭》和彝族《阿克哩哈》用热情的舞蹈吸引了许多居民和游客驻足喝彩、观看舞台两旁的普法展板,并打卡留念。以特色民族歌舞传递法制力量,用边疆人民的热情点燃守法明灯。

  巍山县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高翔表示:“我们设置了三十多块普法展板和两个打卡点,主要目的就是吸引游客和群众来了解法律知识。我们还将国家级非遗项目——彝族打歌,融入了普法宣传的内容,为平安巍山的建设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编辑:孙建胜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