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寓中文教育于艺术活动:一位卡塔尔中文教师的尝试

2024-08-25 19:24:08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8月25日电 题:寓中文教育于艺术活动:一位卡塔尔中文教师的尝试

  中新社记者 门睿

  “卡塔尔虽然没有一般概念上的华文学校,但是学习中文的学生正在逐年增加,学生也不仅限于华裔,有许多来自其他国家的学生将中文作为特长学习。”卡塔尔华翼青少年艺术团团长刘慧近日在连线中告诉中新社记者。

  刘慧在卡塔尔生活已有10余年,虽然曾在中国做过语文教师,但起初她并没有选择在卡塔尔教中文。2017年,刘慧的女儿到了学说话的年纪,考虑到当地没有华文学校可以就读,刘慧放弃了企业的工作,联合几位家长发起成立了一家中文俱乐部。“根据孩子的年龄分组,五六个孩子一个小班,家长们带着学中文、唱中文歌,我也回归了‘老本行’。”刘慧说。

  2018年开始,刘慧受聘加入卡塔尔哈马德·本·哈利法大学语言中心,作为兼职教师在面向青少年的周末语言班教中文。语言班的学生年龄跨度较大,从4岁到16岁不等,有以中文为母语的华裔学生,也有不懂中文的其他族裔学生。考虑到学生基础和接受能力的不同,刘慧设计了大众化的课程,从中国的民俗文化讲起,着重培养学生们对中文的兴趣。

  “上完这些入门课程后,想深入学习中文的学生,就会转入一对一、一对二的私教课程。”刘慧介绍,有许多来自东南亚国家的第三代、第四代华裔学生,“家长都希望孩子们能学会中文,了解中华文化”。

  刘慧在教学中接触过不少中文水平较高的学生,其中不乏来自加拿大、塞尔维亚、爱尔兰等国家的国际学生。“与华裔学生不同,他们的父母或是在中国工作过,或是做过与中国相关的工作,因此十分认可中国,希望孩子把中文当作一种语言特长来学习。”刘慧说。

2023年中秋节,卡塔尔华翼青少年艺术团举办了以旗袍为主题的服装秀。(受访者供图)

  为了让学生们感到学有所用,刘慧在2022年发起成立了卡塔尔华翼青少年艺术团(下称“艺术团”),希望帮助孩子们在文化艺术活动中使用中文,培养兴趣,增加自信。

  艺术团首次活动是在2022年春节举办的线上春晚。“没想到第一次尝试,就有40多个同学加入,大家唱歌、跳舞、表演乐器,孩子们都特别开心。”刘慧说。首次“试水”成功吸引了更多学生参与,艺术团又陆续举办了中文歌曲比赛、诗词大会、中秋晚会等活动。在各类文艺活动之余,艺术团还邀请了哈马德·本·哈利法大学的专家开展中华文化讲座。

  在刘慧看来,组织这样的集体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提高中文使用能力,也能让他们更直接地感受民族文化氛围,培养同龄人友谊,调动学习中文的积极性。

  “虽然这里没有华文学校,但是中文教育、中华文化的教育不能缺失,这也是我们成立艺术团的初衷。”刘慧表示,艺术团以公益社团形式自发组织,发挥每位成员长处,也节约了校舍、聘请员工等成本。

  今年中秋节前后,刘慧计划举办一场民族服装秀,鼓励学生根据家乡特色,准备民族服饰与歌舞节目,参加展演。活动将与来自新加坡、英国的华校和来自中国的教育机构联动,这也是艺术团首次举办跨国活动。“希望能通过这次活动打开孩子们的视野,见到更广阔的世界。”刘慧说。(完)

编辑:吴明富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