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举办的第17年,活动累计吸引参会嘉宾超5万人次,签订各类合作协议和合作备忘录近2000份,达成的合作也在此次教育周深入推进,助力中国与东盟国家在人文交流、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上取得新成效。
在中国-东盟数字教育联盟2024年度会议上,来自中国、马来西亚、越南、印度尼西亚的多所高校、研究院以及企业代表,共同探讨了中国—东盟数字教育合作新路径,并发布了依托大数据生成的“音乐与文化遗产”“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等游学路线。
国家开放大学数字化学习技术集成与应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 李静
“这一次我们推出了15条研学路线,通过征集700多门的课程,对课程进行了人工智能技术的梳理。我们要打造一个‘云上学、实地游’对互动式、更加交融一体,线上线下能够融合起来的学习新生态。”李静介绍到。
中国-东盟数字联盟自去年成立以来,积极推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开展首届数字化国际课程征集,264家国内外高校参加,首期提供300门优质课程展播。
马来西亚技术大学技术管理与创业研究院院长 艾哈迈德·扎基·本·巴卡尔
“我们的学生受邀学习了一个学期的课程,联盟将数字教育视为中国与亚洲各国合作的一个非常大的平台,因为一些亚洲国家的很多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平台可以通过进行研究、开展大量活动,帮助他们接受数字教育。”艾哈迈德·扎基·本·巴卡尔介绍到。
在中国-老挝农业科技培训暨农业高职教育“双高计划”国际合作成果展上,贵州农业职业学院与老挝琅南塔综合职业技术学院签署了合作协议,将在人才培养、科技攻关等方面开展合作。
贵州农业职业学院副院长 钟华
钟华告诉记者,这次学校除了筹办主题会议,还带来了生产的农副产品以及研发的农业机械,这些都是基于和老挝以及东盟其它国家之间合作之后,了解这些国家的需求开发运用的农业技术和装备。前期已经培训琅南塔省有500多人的农技人员,这一次是在原基础上进行了一个深化合作。
近年来,依托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交流合作,贵州农业职业学院在老挝挂牌建立了4个实训基地,通过技术培训等方式加强基地建设。
老挝教育与体育部副部长 苏力乌冬·孙达拉
苏力乌冬·孙达拉告诉记者,今年贵州省省长在访问老挝期间提到了教育和文化合作的事宜,包括教育交流、学生交换和各类培训合作,贵州省和老挝琅南塔省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并组织了对老挝的培训,可以利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推动老挝社会经济发展,这是中老两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合作的延续。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