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巍山讯 (记者 孙满桃)“法治建设靠大家,弘扬法、传播法,普法春风吹山洼,彝山盛开文明花,法律大旗来带路,小康路和谐路,法律铸就幸福路。”8月23日,“全国网络普法行·云南站”活动媒体团,走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彝族打歌艺术之乡、中国名小吃之乡巍山采访。
此时,在巍山古城,一场普法文艺演出正在进行:快板节目、彝族打歌、声乐……群众载歌载舞,现场氛围浓烈。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以歌舞传递法治的力量,用热情点燃守法的明灯。
普法文艺演出。
巍山是南诏的发祥地,人文历史厚重。全县有长春洞、等觉寺、南诏镇古建筑群、山龙山于图山城址属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巍山县一景。
巍山是多民族聚居县,境内有25个民族分布,主要有汉、彝、回、白、苗、傈僳等6个世居民族。巍山曾三次被国务院表彰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2014年被国家民委命名为“第二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县”。
巍山文华书院。
近年来,巍山县积极开展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先后在县城南诏文化广场建成了“巍山县法治文化广场”、庙街镇古城村等建成具有规模法治文化宣传阵地8个。
巍山县还开展法治文化乡村行活动。演出以普法打歌调、农村普法快板、法治歌曲、诗朗诵、普法小品为主要内容,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文化作品、朴实的语言、生动的典型案例,面对面、零距离的方式,简洁直观地把宪法、民法典、反诈骗、妇女权益保护等法律知识展示到老百姓的面前,在寓教于乐中让法治文化走进群众的生活,融入群众的心里。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