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一线调研】藏在育秧工厂里的丰收密码

2024-08-18 15:18:49  来源:央视网

image.png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眼下我国晚稻栽插正在收尾,记者在水稻第一生产大省湖南采访时发现,以往这个时候本应该闲下来的育秧工厂,这会儿却依然忙碌。很多育秧工厂有了新的功能,来看记者调研。

  在湖南省益阳市资阳区,这家育秧中心的晚稻秧苗已经全部运出。工作人员马上开始了辣椒的育苗,新投入的气吸式蔬菜播种机效率是过去人工播种的7倍。而在长沙市望城区的这个育秧工厂,种植户们也利用育秧的空档期种上了茄子、豆角、香瓜等蔬果,暑假过后就能收获。

  为水稻量身打造的育秧工厂为什么纷纷摇身一变,成为蔬菜生产基地?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以往愿意建设育秧工厂的种粮主体不多,主要因为双季稻的育秧工厂每年只会用到4个月,闲置期长达8个月。而为了解决建厂不盈利的问题,湖南鼓励社会化服务主体利用空闲季节与企业、农户签订单,以代育、租赁等经营形式实现“一厂多用”。

  育秧工厂的综合利用举措,也推动了湖南的“建厂”速度。今年湖南省新建、改建了集中育秧设施1800万平方米,新增服务大田面积550万亩。而这些新设施也更好地支撑了今年当地早稻的丰收。

  沅江市种粮大户周波的1200多亩早稻,平均亩产较去年增加了45斤。

  今年6月下旬,湖南开始了持续的阴雨天气,往年此时正处于早稻扬花阶段,如果受持续降雨影响将导致大面积减产。而今年用上了工厂化育秧后,节约了大量时间,栽插比往年提前了7天,成功避开了集中降雨期。

  工厂化育秧带来了更稳定的水稻产能,而为了打造更聪明的育秧工厂,今年湖南重点推动育秧设备的生产企业与科研院所进行协同技术攻关。这家企业依托湖南农业大学的技术支撑,将物联网、大数据运用到育秧设施的管理中,借助流水线上的31个传感器和通信设施,实时传输各种关键数据,让秧苗质量更有保障。

  今年,湖南争取了中央资金5.79亿元,省级统筹安排3.52亿元支持全省117个种粮的县市区全面推开集中育秧设施建设,育秧设施化水平显著提升。


编辑:吴明富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