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佳节期间,江苏、河北、四川、重庆等地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游园、观景、赏花灯,舞龙舞狮齐上演,处处洋溢着节日氛围。
在江苏盐城市建湖县的九龙口淮剧小镇景区,元宵节前,这里张灯结彩、游人如织。街巷中有各种民俗表演,茶馆里游客们一同参与做灯笼、做汤圆,尽享浓浓节日氛围。
在河北张家口市下花园区,多支民间文艺团队自发组织起舞龙、腰鼓、秧歌等民俗表演。大家身着盛装欢乐起舞,一同庆祝元宵佳节的到来。
在四川内江威远县的新场镇,随着夜幕降临,广场上民间艺人带来的打铁花表演精彩绝伦,赢得观众阵阵掌声。据了解,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之前,当地都会举办舞龙、打铁花等民俗活动,迎接元宵节的到来。
在重庆永川区,一场由20个不同主题组成的元宵节灯会精彩呈现,各色灯组五光十色,吸引不少群众前往观看。除了赏灯观景,各种非遗民俗表演也让市民游客大呼过瘾。
山西河津:“转花灯”闹元宵 寓意生活幸福
播放视频画中画
转花灯,是山西河津独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编扎制作和表演两部分。元宵节前夕,当地手艺人们制作的200多架转花灯亮相河津街头,引得市民们争相拍照。
“河津转花灯”由玉米秆、竹子、纸、蜡烛等材料制作而成,花灯的外边用剪纸装饰,通过表演者的舞动,利用风车的原理让花灯转起来。此次转花灯表演共有800多人参加,表演者年龄最大的80岁,最小的7岁。随着表演者的奔跑,多彩的花灯快速旋转起来,将河津街头装点得热闹喜庆,市民们纷纷拍照打卡。
转花灯表演多在佳节良宵时进行,寓意前程光明、生活幸福,此次表演将持续到正月十六。
湖北宜昌:“板凳龙”闹元宵 土家族群众庆佳节
播放视频画中画
在湖北宜昌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土家族儿女舞起了“板凳龙”,他们以这种独特的舞蹈来庆祝元宵佳节。
在湖北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渔洋关镇松林坪村,一场精彩的“板凳龙”表演正在进行。舞者们两人一组手持板凳,在欢快的锣鼓声中翩翩起舞,一米多长的“板凳龙”时而盘旋,时而跃动,让人目不暇接。据介绍,五峰的板凳龙是当地的非遗项目,源自于早期土家族众人聚会时娱乐助兴,后来演变成一种舞蹈,多在春节或喜庆的日子表演,气势恢宏的板凳龙表达了土家族群众对幸福生活的庆祝和对新春的美好祝愿。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