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打压中国电动车,苦果欧洲自己尝

2024-01-17 18:59:14  来源:环球时报

匈牙利“今日匈牙利”网站1月15日文章,原题: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的打压可能损害自身竞争力和消费者选择 欧盟委员会将对中国车企展开调查,以决定是否征收旨在保护欧洲电动汽车制造商的惩罚性关税。然而,任何对进口汽车加征关税的决定都可能引发贸易战。

2023年,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在欧盟市场上的份额达到8%,但有报道称2025年可能翻一番。这些进口汽车与宝马或雷诺等欧洲老牌车企的产品展开日益激烈的竞争,但价格仍能便宜约20%。

问题在于,欧洲消费者和车企是否应该为调查感到高兴。欧盟的市场保护措施无异于一把双刃剑。尽管保护汽车行业的岗位确实听起来势在必行,因为仅在欧盟就有约1300万人依靠该行业维持生计,但欧盟委员会必须找到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来实现这一目标。

实际上,出口关税和市场保护是另一种形式的国家补贴。对外国商品加征关税可让当地制造商获取更高利润。这有利于欧洲企业及其员工,并保护重要税收,但这些措施产生的代价最终无法转嫁至外部,而是由自身承担。

受制裁的国家越大、经济实力越强,这种做法的效果就越差。就中国而言,鉴于欧洲经济和企业与这个新兴亚洲大国的经济紧密交织在一起,风险再高不过。尽管像美国这样的经济体过去能缓冲中国报复措施,但低迷的欧洲经济可能难以在对华贸易争端中占据上风。

更不用说贸易摩擦给中欧之间的合资企业带来的困难,惩罚性贸易关税可能损害欧盟的竞争力和消费者的选择。宝马和奥迪等欧洲电动汽车制造商正慢慢将其市场份额拱手让给美中同行。一些欧洲车企在电动化转型的早期阶段就在打瞌睡,有些仍专注于意识形态,而不是产品开发。市场保护措施或将进一步削弱其创新动力,无法为欧洲消费者提供先进车型。

在匈牙利等不太富裕的欧盟国家,消费者对汽车价格尤其敏感,因此禁止进口更实惠的汽车可能会使潜在买家放弃电动汽车。这无助于欧盟解决空气污染或其他环境挑战。

除非欧盟对制造业采取(鼓励)竞争而非保护的策略,否则其全球竞争力有可能进一步受损。贸易关税形式的快速解决方案可在短期内满足欧洲工业的普遍需求,但也在或许本该对创新者大力施压之际使其放松了努力。(作者丹尼尔·德姆,王会聪译)


编辑:赵广忠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