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绘梦丝路|未来篇】造福世界的时代列车,驶向下一个金色十年

2023-12-29 20:42:52  来源:中新网

  中新网北京12月29日电 题:【绘梦丝路|未来篇】造福世界的时代列车,驶向下一个金色十年

  时间的齿轮飞速运转,

  共同发展的时代列车, 

  满载希望、驶向未来。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 

  踏上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深化数字领域合作、 

  坚持绿色发展, 

  中方与共建国家和衷共济、行而不辍,

  携手奔赴下一个金色十年。

  十年栉风沐雨,十年春华秋实。

  在各方共同耕耘下,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从愿景变为现实,

  成为开放包容、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

  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

    资料图:2023年10月17日,印尼雅加达至万隆高速铁路正式开通运营。

  在非洲,中非合作项目“万村通”,

  为数以千万计民众,

  带来稳定的卫星电视服务;

  在拉美,

  巴西巴拉那河和巴拉那帕内马河流域,

  中巴专家联合繁育放流鱼苗,

  支持当地生态体系健康发展。

  雅万高铁、中老铁路、比雷埃夫斯港……

  一个个“一带一路”标志性项目 

  收获了实打实、沉甸甸的成果。

  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不由感叹,

  “我们相信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将

  继续以同样的步伐、同样的路径,

  为我们的人民带来最大的成果”。

    资料图:2023年12月4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埃及二号卫星。援埃及二号卫星项目是中埃两国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开展全方位务实合作结出的硕果。

  走过蓬勃十年,奔向金色十年。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

  风华正茂、昂扬奋进。

  2023年11月,中方发布

  共建“一带一路”未来十年发展展望,

  为未来合作明确新方向,

  注入新动力。

  察势者明、趋势者智。

  一方面,加强科技合作,

  铺就创新之路。

    资料图:2019“一带一路”中国(吉林)安全与应急产业博览会在长春市举行。图为5G远程控制挖掘机演示。中新社记者 张瑶 摄

  乘着数字化浪潮, 

  中方将继续以“数字丝路”为纽带,

  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 

  建设5G基站、

  探索人工智能、

  打造智慧城市,

  助力共建国家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为全球发展提速。

  另一方面,构建立体互联互通网络,

  打开新的机遇之窗。

  正所谓“道路通、百业兴”。

  从基础设施“硬联通”

  到规则标准“软联通”,

  再到当地民众“心联通”,

  中欧班列驰骋不息, 

  亚欧大陆物流新通道搭建扎实推进,

  一座座医院、学校,拔地而起, 

  一场场农业发展经验分享论坛排上日程,

  山海虽远,同心可达。

  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双向奔赴”,

  为相关国家和地区摆脱贫困

  带去机遇,创造实惠。

    资料图:2023年8月31日,航拍中以(酒泉)绿色生态产业园。中以(酒泉)绿色生态产业园是甘肃省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推进与以色列经济技术合作交流,学习引进以色列先进的农业技术而规划建设的项目。(无人机照片)

  此外,加强新领域合作,

  让“绿色名片”更加靓丽。

  图之于未萌,虑之于未有。

  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绿色发展,

  已成人类可持续发展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中国将与各方建设

  更紧密的绿色发展伙伴关系,

  举办“一带一路”绿色创新大会, 

  深化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等领域务实合作,

  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

  提供更多绿色解决方案,

  贡献更多“中国智慧”。

  站在新起点上一路向前,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

  更具创新与活力,也更加开放和包容。

  美美与共,大道同行。

  中方将与各方携手合力,

  书写金色十年新篇章!

  作者:甘甜

  中国新闻网出品

编辑:李秋爽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