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著名的喜峰口水下长城向东北15公里,就是承德市宽城满族自治县的南天门村,河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铜板浮雕画就诞生于此。铜板浮雕画是以錾子代笔,经过高温退火、錾刻锤揲等十几道工序后,在一张0.5毫米厚的紫铜板上,浮雕出的近5毫米高的立体浮雕图案,作品富丽堂皇,秀雅清新。
铜板浮雕画第五代传承人郭凤贺在传统技艺基础上,把金属的冷热处理技术运用到创作中,创新研发出铜板刻线画、铜板镂空画、铜板剪纸画等新技法,让作品品类越来越丰富,既有浮雕文化墙、标志牌和屏风,也有浮雕茶具、餐盘、挂件、象棋,让非遗文化走进了百姓生活。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