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乌鲁木齐12月27日电(记者赵晨捷、苟立锋)近期,记者来到新疆石河子市一处光伏基地,周边下起鹅毛大雪,温度降至零下十几摄氏度,但有些光伏板上的积雪却消融了一部分。
这得益于双玻组件让光伏板双面发电。
据基地相关负责人王润生介绍,太阳光经雪地、土地漫反射至光伏板背面,一方面太阳能可以转化为电能,另一方面发电过程产生的热量会融化光伏板正面的积雪。“我们基地占地面积达3万多亩,大面积人工清扫效率低,双面双玻光伏板能减少积雪覆盖,能有效提高雪天发电效率。”
在新疆石河子市的一处光伏基地项目,一些光伏板上的积雪已部分消融。(12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 赵晨捷 摄
就光伏板遭大雪压塌、大风掀翻、动物破坏、短路故障等潜在风险,项目引入一套数智系统,实时收集每一片区域的光伏发电量。
“若监测到某区域发电量异常,运维人员可通过无人机巡逻并结合红外图分析,以定位故障光伏板,及时进行维修。”王润生说,“这种方式比人工巡逻视野更广、精准度更高,不到10人就可以完成对整个基地项目的日常巡检维护。”
冬天和夏天的太阳光线照射角度不一样,光伏板如何保障发电量?
生产太阳能光伏支架的公司提供了方案。据新疆中瀚顶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许芦辉介绍,通过4条智能生产线,上料、焊接、反转等环节实现自动化生产,公司可制造固定支架、可调支架等产品,年产能达15万吨,且生产耗能节省50%。
在新疆石河子市的一处光伏基地项目,部分双面双玻光伏板使用了跟踪支架。(12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 赵晨捷 摄
在石河子的光伏基地,部分光伏板已经配套了这类设施。“我们进行了对照试验,跟踪支架相比普通支架可增加发电量7%左右。”王润生说。
项目数据显示,该光伏基地投资总额达48亿元,配有升压站、电化学储能系统等,于今年年初开工建设,近乎全部并网。预计每年可以提供21亿千瓦时左右的绿色电能,约占石河子2022年发电量的4.5%,相当于年节约标准煤约65万吨。
中国新疆日照充足,太阳能资源丰富。近年来,新疆加快光伏产业布局步伐,从设备制造、产业配套等多方面发力,助力太阳能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截至12月初,新疆新能源规模位居全国前列。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