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广东扎实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2023-12-24 15:40:2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要下功夫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力度更大一些,措施更精准一些,久久为功。要坚持辩证思维,转变观念,努力把短板变成‘潜力板’,充分发挥粤东西北地区生态优势,不断拓展发展空间、增强发展后劲。”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广东以最大力度尽快补齐最大短板,把短板变为“潜力板”,自2022年12月起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通过“强县促镇带村”,奋力谱写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篇章。

  佛山(茂名)产业转移合作园高州市片区中力恒3万吨冷轧5万吨铝型材项目铸造车间里,铝锭入炉、熔液出炉,生产井然有序。“研发在佛山,生产在高州,这将带动上下游企业集聚高州,打造金属制造产业集群。”高州市中力恒金属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温晓锋说。

  牵住产业发展“牛鼻子”,广东开展新一轮对口帮扶协作,粤东西北地区与珠三角地区拓展“总部+基地”“研发+生产”“服务+制造”等产业共建模式,推动产业有序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目前,广东已建设15个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省财政下达专项资金42.5亿元,新承接国内外特别是珠三角产业转移项目547个。

  ——广东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突出短板在县。57个县(市)八成属于农产品主产区或生态功能区,经济总量较小、增长较慢、总体发展水平较低。广东支持各县(市)立足优势资源,打造1至2个特色产业集群,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粤东沿海,海上风电产业成为壮大县域经济的新机遇。12月12日,20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在汕尾(陆丰)海洋工程基地下线。基地集聚了明阳智能、中天海缆、江苏长风、天能重工等企业,形成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链,2022年产值达132亿元。

  粤北丘陵,生态优势正在加速转化为发展优势。梅州市五华县郭田镇的矿泉水生产基地里,两条自动化生产线满负荷运转,单条生产线每小时可生产7.2万瓶矿泉水。“依托良好生态环境,10万亩国家储备林基地和6.5万亩油茶基地正在加快建设中。”五华县委书记朱少辉说。

  ——广东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薄弱环节在镇。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乡村,乡镇发挥联城带村、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节点功能,要着力推动中心镇做优做强、专业镇转型升级、特色镇培育壮大。

  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四点半课堂”书声琅琅;便民服务中心里,近300项政务服务事项可“一站式”解决……韶关南雄市珠玑镇中心镇功能不断优化强化。

  “我们正在改扩建镇中心小学,规划建设养老服务中心,改造文体广场。”珠玑镇党委书记刘春伟介绍,今年以来全镇筹集各方资金约2.2亿元,铺设沿河绿道,升级农贸市场,改造房屋外立面,建设公共书房、特色产品展销中心、停车场等设施。

  在乡镇联城带村领域,广东已投入省级驻镇帮镇扶村资金99亿元、镇域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资金79亿元。“住建部门已谋划储备投资100万元以上的建设项目1632个,总投资额达1999.53亿元,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强力支撑。”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张勇说。

  ——广东城乡区域高质量发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青山远黛,近水如烟;屋舍错落,绿道秀美。清远市阳山县大崀镇松林村深入开展乡村环境整治,实现垃圾全收运、污水全收集,打造乡村旅游景观带,广州、深圳等地游客慕名而来。“2022年,松林村接待游客约1万人次,休闲农业经营收入达200万元。”松林村党总支书记黄火炎说。

  松林村还引进种养专业合作社建设无花果、枸杞产业基地,形成集种植管理、产品加工、观光采摘、产品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条。不少村民返乡开民宿、在农场当新型职业农民,村里人气越来越旺。

  随着“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持续推进,广东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进一步加强:基本实现100人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率先实现20户以上自然村全部通百兆光纤;生活垃圾“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收运处置体系基本建立,90%以上村庄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


编辑:吴明富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