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风光储氢一体化推进!唐山着力培育打造新能源产业体系

2023-12-24 11:17:48  来源:环渤海新闻网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记者 唐建勋)日前,迁安市九江线材有限责任公司首批110台氢燃料电池重卡交付使用,通过“副产氢”降本和商业模式创新,在国内率先打造氢能重卡的商业闭环。这也是我市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以及氢能利用的又一个“实景图”。

今年以来,围绕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构建绿色能源体系,我市完善顶层设计,出台政策支持,落实“人头对人头”工作机制,推动新能源体系建设从“规划图”变为“作战图”“实景图”。同时,全市组建新能源体系建设指挥部,开展全部门、全员、全球、全时招商,培育壮大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构建新能源产业全链条体系,新能源体系建设进入了“快车道”。

今年9月,央企子公司国华卫星数据科技有限公司落户唐山,氢能及燃料电池项目签约,将在我市建设“两大中心”“四大技术平台”和“四大生产线”,项目计划明年一季度投产,到2026年预计总产值可达60亿元,将有力推动氢能产业成长为我市新的战略支柱。“唐山在新能源、环保、智能制造等领域拥有良好的产业基础,能给企业带来很好的应用场景,良好的营商环境也是吸引企业落户唐山的‘磁石’。”国华卫星数据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子斌表示。

9月12日,我市首个氢燃料电池汽车核心零部件生产基地——坐落于曹妃甸国际生态工业园的未势能源唐山产业基地正式投产,拥有商用车氢燃料电池系统、氢燃料电池电堆、商用车储氢系统三大核心部件生产线,三款产品均能达到年产2000台(套)生产能力。

未势能源、曹妃甸国际生态工业园与一汽解放、河钢集团、航天氢能等企业开展合作,充分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搭建氢能产业集群,助力我市打造特色化的氢能产业发展新高地。

记者从市发展和改革委了解到,到目前,全市已建成制氢厂2座,制氢能力达9000吨/年,可满足目前京津冀三地全部燃料电池汽车用氢需求。河钢佳华制氢厂正在建设中。

随着“实景图”逐渐增多,我市光伏、风电、氢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消费占比不断优化提升,绿电开发应用也快速推进。

位于乐亭县海域的菩提岛海上风电场,是我国北方最早建成运营的海上风电项目,总装机容量30万千瓦。“年发电量7.6亿千瓦时,可节约标准煤约26.2万吨。”项目运维人员刘鑫介绍。

今年6月,随着全球海上风电大会在我市召开,风电开发快速推进。“全市有4个近海规划风电场址,风电装机总量130万千瓦。目前项目正在全力跑办中。陆上风电和分散式风电规划编制已经完成。”市发展和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我市高标准推进唐山北方国际风电产业园建设,积极与大金重工、明阳集团等十余家风电开发头部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协议投资额超300亿元。大金重工风电装备项目计划2024年上半年投产。

光伏发电多点开花。51个集中式光伏项目压茬实施,总装机容量992.6万千瓦,已建成并网规模达到232万千瓦。获批国家级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试点5个,已建成规模超过85万千瓦。

积极推动储能装备制造业发展。华润丰润热电厂投资4200万元建成京津冀地区首个“火电+储能”9兆瓦调频应用示范项目。唐山国轩10G瓦时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项目正在加快建设,投产后可满足区域市场发展需求。

坚持以技术创新推动产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我市全力降低重点行业二氧化碳排放,在河钢集团唐钢新区高炉煤气实现零排放。“我们整合唐钢新区和所属中厚板公司、佳华煤化工公司的高炉煤气及焦炉煤气,实现区域内共享互通,将富余煤气全部用于发电。”唐钢新区动力部负责人陈晓伟说,目前厂区平均外购电比例下降到15%。

为了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我市正在积极发展循环利用产业,推进能源革命,加快构建多能互补的新能源格局。


编辑:雷伟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