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以来,呼吸道疾病进入了高发期,在各级卫健委的统筹与呼吁下,一度拥挤的大型三级医院呼吸科,开始出现就诊人群分流。这其中,一部分患者回到了家门口的社区医院就诊。
社区医院的号源充足吗?检验项目全不全?药品够不够?能看儿科的病吗?带着网友们最关心的几个问题,记者实地探访了北京两家社区医院。
位于北京市中心区域的马家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了应对近期儿童呼吸道疾病就诊高峰,在丰台区卫健委的统筹安排下临时加开了儿童门诊。这个以往主要服务社区内老年慢性病群体的社区医院,对院内医护进行了儿科诊疗、流感检验、儿科输液穿刺等业务培训,还比对着北京儿童医院的药品目录,紧急采购了7种儿童抗生素药品。
这样的“紧急升级”,正发生在北京逾250家社区一级医院中。大大缓解了大型三级医院就诊压力的同时,也降低了拥挤带来交叉感染的概率。
而位于北京市郊的通州次渠地区,医院密度不像城区内那样高,一家社区医院,就是周边5公里内居民最主要的健康“守门人”。由于通州居住着大量跨区域工作的上班族,为了让他们在晚上下班以后也可以看上病,十年里,次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直将门诊延长到晚上八点以后。
这份“晚八点看门诊”的“健康守护”,在北京市通州区21家社区医院实现了,其中有9家更是提供24小时诊疗服务。
目前,全国有超过3800家社区医院。作为我国医疗体系中数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健康“压舱石”,他们正在积极应对这轮呼吸道疾病的高发。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