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江山如画”网上主题宣传微纪录片:“古建看山西 土木寻华章”

2023-11-29 16:18:47  来源:中国新闻网

image.png

 世界古建看中国,中国古建看山西。

  华夏文明几千年赓续绵延,在这片“表里山河”的形胜之地,造化出一座覆盖全域,时代序列完整、品类众多、形制齐全的“古代建筑宝库”,孕育出别具气韵的古建文化。“有一种古建,叫山西古建”,成为大众接力传播的文化认同。

  它们,

  或矗立于群峰之巅,与青山同秀。

  或依偎在河流之怀,与绿水辉映。

  好山好水成一景,雕梁画栋古建筑更是景中景。

  一石一木,彰显着匠心凝聚的艺术臻美;

  一砖一瓦,清晰着文脉传承的历史记忆。

  穿行其间,是感悟中华文化的一次洗礼,也是增强文化自信的一次升华。

  山西,以山为名、且名山众多。太行山、吕梁山、五台山、恒山、中条山,这些誉满天下的文化名山,卓立在山西大地,塑形着山西独特的气质,成为人们一心向往和登临的胜地。那些巍然在山巅、镶嵌在山腰,簇拥在山间的雄伟古建筑,或为古刹、或为雄塔、或为古堡,五光十色与山融为一体,增添了山的灵动、丰富了山的韵味。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它们经风雨、历沧桑,让流淌在屋檐上的文脉不断绵延,成为中华文明谱系重要的枝蔓。

  山西,古称河东。河在这片土地有着沉重的分量。不论是沿着版图边缘奔流的黄河,还是几乎穿越全境的汾河,在山西,她们有着一样的称谓:母亲河。数千年来,她们润泽着这里,哺育着这里,融入这里人的血脉。在黄河之畔,举火前行的祖先,点亮了中华文明的第一缕曙光。在汾河之滨,捕捉日光的先贤,开创了最早的中国。沿岸而建的古楼、古刹、古城,是这里人对她们的丰富、崇拜和护卫。水脉与文脉并行并进,一起奔流,走向未来。

  长城,是中国著名的古建筑之一,也是山西代表性的古建筑之一,从战国长城、秦长城到明长城、清长城,山西长城保存着完整的序列。数千年岁月如潮,一直绵延至今,从未中断。一个个城堡、一座座关隘,各有各的风格、各有各的风采,据守在险峻之处,蜿蜒在崇山之间,虽不见昨日之烽烟,却依旧雄风不减。长城,是山的脊梁,也是人的精神。生长在长城脚下的山西人,依然保护着这一历史遗存,传承这一精神血脉,让长城在新时代焕发勃勃生机。

  在山西古建中,晋商大院是最为独特的一种。它以深邃富丽而著称于世,被誉为北方民居建筑艺苑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伴随着晋商的崛起而兴,见证晋商500年的辉煌。走进这些精雕细刻、匠心独运的建筑群落,感慨于古人的卓越技艺和艺术创造力,它们将木雕、砖雕、石雕陈于一院,绘画、书法、诗文熔为一体。一座院落既是宜居之地,也是教化之所,一木一砖一石,教诲后人的为人之道、修身之道、经商之道、学习之道。它们是山西一段辉煌历史的记忆,也是山西人诚信、内秀、朴实的性格表达。

  古建筑,是中国人,爱这山,喜这水、乐这土的物语。

  一座古建筑,就是一颗璀璨明珠,串联在中国大地,共绘一幅如画江山。


编辑:吴明富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