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到2035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和经营主体数量将实现倍增,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扎实迈进。
实现“三个倍增”,有利于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新的实质性进展。“三个倍增”涵盖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等重要概念。“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展望2035年,我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是2035年远景目标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三个倍增”与这个目标要求相适应。
实现“三个倍增”,有利于推动居民收入平稳增长。到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包括,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迈上新的大台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在某种意义上明确了到2035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增的目标。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89元,如果到2035年实现倍增,那时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需达到64378元,年均名义增速需略超4.7%。随着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同步性越来越强,有可能通过15年左右实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增目标。
实现“三个倍增”,有利于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三个倍增”涉及经营主体,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经营主体参与我国经济活动中的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等各环节,实现经营主体数量的倍增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提高我国居民收入水平、提振市场预期和信心。我们要着力激发经营主体活力,让有利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力量源泉充分涌流。
当前,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建设仍然是全党的中心工作。实现“三个倍增”,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彰显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把市场和政府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更有效地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实现“三个倍增”,要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把公有制经济巩固好、发展好,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一级教授 张占斌】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