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讯 木兰陂是福建省莆田市的一张名片。作为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大型水利工程之一,木兰陂是中国东南滨海地区拒咸蓄淡灌溉工程的独特创造。
莆田自古流传着一句话,“雨下东西乡,水淹南北洋”,指的是以木兰溪为界,一侧是南洋,一侧是北洋。“一千年之前,这里是莆田之殇、莆田之痛。”当地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每次一下大雨,木兰溪两岸都被淹得一塌糊涂,房子都基本上都坍塌了,老百姓好不容易种的庄稼也被水淹了。”
图为福建省莆田市木兰陂 张竞壹 摄
而木兰陂的建立彻底改变了南北洋平原“只生蒲草,不长禾苗”的状况。历届莆田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精神和全流域系统治理的方法,从攻克技术、资金和拆迁等难题建设木兰溪下游防洪工程开始,逐步走向全流域防洪、生态、文化的统筹兼顾,实现了“变水害为水利”的转身。
工作人员这样介绍木兰溪的过往,“木兰溪再往下就是海水,海水一涨潮就倒灌进来,水排不出去便形成水灾,下大雨也会形成水灾。”木兰陂建成后,百姓们的“怕水”之心则逐渐变为“亲水”之情。“现在木兰溪周边都变成了非常繁华的地方。二三十岁的这一代人,基本上已经没有对于木兰溪水患的记忆了,大多只感受到木兰溪优美的风景带给大家的欢乐。”
当地的村民回忆起前不久杜苏芮台风登陆福建沿海时的景象,“这是我印象中莆田百年来下过的最大的一次雨,但我们住在旁边的人什么感觉都没有,没有人紧张,因为这个堤非常牢固,我们非常相信它能守住家园的安全。”
据了解,莆田市委、市政府还在木兰溪建立了十里风光带,丰富周边老百姓的文娱生活。“过去这里杂草丛生,我们都不愿意走下去,但现在这里建设得非常漂亮,有宽阔的跑道,还有跳舞的广场,大家都很乐意到这里来,真的是很难得。”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